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研究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| 三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7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9页 |
| 一、关于数感的有关问题 | 第17-33页 |
| (一) 数的来源及其表示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数感的内涵 | 第19-22页 |
| (三) 数感与感数以及估算与精算 | 第22-23页 |
| (四) 计数与数感 | 第23-25页 |
| (五) 数感的构成要素 | 第25-29页 |
| (六) 儿童数感的发展水平 | 第29-31页 |
| (七) 儿童数感的发展水平的评估 | 第31-32页 |
| (八) 数感教学的相关研究 | 第32-33页 |
| 二、关于数学思维的有关理论 | 第33-38页 |
| (一)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皮亚杰数学思维的心理发展轨迹理论 | 第34-36页 |
| (三) SOLO 分类——分析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模型 | 第36-38页 |
| 三、文献综述的总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研究方法 | 第39-49页 |
| 一、研究思路与研究的基本步骤 | 第39页 |
| (一) 研究思路 | 第39页 |
| (二) 研究的基本步骤 | 第39页 |
| 二、研究过程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三、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| 第41-48页 |
| (一) 测试试卷的编制 | 第41-47页 |
| (二) 测试的实施 | 第47-48页 |
| (三) 试卷的分析 | 第48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第四章 数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| 第49-69页 |
| 一、数感的内涵、构成要素、小学生数感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 | 第49-54页 |
| (一) 数感内涵的再认识 | 第49-51页 |
| (二) 数感构成要素的再界定 | 第51-52页 |
| (三) 小学生数感形成的再探讨 | 第52-53页 |
| (四) 小学生数感发展的阶段划分 | 第53-54页 |
| 二、两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有关数感内容设置及呈现方式的比较 | 第54-59页 |
| (一) 两套教材有关数感内容设置的比较 | 第54-56页 |
| (二) 两套教材有关数感内容设置及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| 第56-59页 |
| 三、围绕数感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调查与访谈 | 第59-63页 |
| 四、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 | 第63-69页 |
| 第五章 小学生数感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征 | 第69-91页 |
| 一、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研究(研究Ⅰ) | 第69-72页 |
| (一) 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的总体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(二) 小学生数感发展特征的总体分析 | 第70-72页 |
| 二、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的具体研究(研究Ⅱ) | 第72-91页 |
| (一) 数的意义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73-76页 |
| (二) 数的表示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76-79页 |
| (三) 数的关系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79-82页 |
| (四) 数的运算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82-85页 |
| (五) 数的估算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85-88页 |
| (六) 数的问题解决要素分测试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| 第88-9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、建议与反思 | 第91-100页 |
| 一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91-92页 |
| (一) 小学生数感发展的规律 | 第91-92页 |
| (二) 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特征 | 第92页 |
| 二、对小学数学课程、教材相关内容设置及数感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| 第92-99页 |
| (一) 对小学数学课程有关数感内容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| 第92-94页 |
| (二) 对小学数学教材有关数感内容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| 第94-95页 |
| (三) 对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| 第95-99页 |
| 三、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| 第99-10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0-104页 |
| 附录 | 第104-131页 |
| 后记 | 第131-133页 |
|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情况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