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常用外国语论文--英语论文--语文教学论文

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导论第9-21页
 一、研究背景与价值第9-11页
  (一) 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(二) 研究价值第11页
 二、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-12页
  (一) 大学英语教学第11页
  (二) 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第11页
  (三) 教学的有效性第11-12页
  (四) 第二语言(二语)习得第12页
 三、已有研究的总结第12-19页
  (一) 国外关于二语习得和二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第12-15页
  (二) 国内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第15-18页
  (三) 已有研究的述评第18-19页
 四、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19-21页
  (一) 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9页
  (二) 主要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一章 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第21-29页
 一、语言(二语)习得理论第21-23页
  (一) Chomsky的"先天习得理论(nativist theory)"第21页
  (二) Krashen的"监察理论(monitor theory)"第21-22页
  (三) Schumann的"洋泾浜化假设和文化迁移模式(pidginization hypothesis and acculturation model)"第22页
  (四) "多元发展模型(multi-dimensional model)"第22-23页
 二、二语写作教学法的理论第23-27页
  (一) 语法—翻译教学法第23-24页
  (二) 直接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第24页
  (三) 结果教学法第24-25页
  (四) 过程教学法第25-26页
  (五) 体裁教学法第26-27页
 三、有效教学理论第27-29页
  (一) 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第27-28页
  (二) 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第28-29页
第二章 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-43页
 一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教师因素第29-34页
  (一) 教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第29-31页
  (二) 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第31-33页
  (三) 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表现第33-34页
 二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学生因素第34-38页
  (一) 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第34页
  (二) 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第34-35页
  (三) 学生的人格因素第35-36页
  (四) 学习策略和方法第36-37页
  (五) 自主学习能力第37-38页
 三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过程因素第38-40页
  (一) 任务布置第38-39页
  (二) 写作构思第39页
  (三) 过程指导第39页
  (四) 结果反馈第39-40页
 四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环境因素第40-43页
  (一) 语言文化环境第40-41页
  (二) 学校的教学环境第41-43页
第三章 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第43-55页
 一、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有效性的实践措施第43-44页
  (一) 把握英语写作学习的特点第43页
  (二) 加强英语听力训练和单词记忆第43-44页
 二、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第44-46页
  (一) 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第44-46页
  (二) 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应用第46页
 三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第46-51页
  (一) 教师因素第46-47页
  (二) 学生因素第47-49页
  (三) 过程因素第49-51页
  (四) 环境因素第51页
 四、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第51-55页
  (一) 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和经验积累第51-52页
  (二)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52页
  (三)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第52页
  (四) 优化教学环境第52-55页
结束语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7页
附录第67-71页
后记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英语精读课“语时句境”教学模式探索
下一篇: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