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| 第15-19页 |
·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32页 |
·软件服务外包概述 | 第22-26页 |
·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·服务外包的类型与软件服务外包 | 第23-24页 |
·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·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 | 第26-32页 |
·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内涵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·判断产业发展水平的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钻石模型理论下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| 第29-32页 |
第3章 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| 第32-34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 | 第32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与苏南其它城市比较分析 | 第34-39页 |
·南京:依托高校资源的发展模式 | 第34-35页 |
·苏州:“区位优势+园区资源”发展模式 | 第35-37页 |
·无锡:“Park 园”发展模式 | 第37页 |
·常州:动漫拉动发展模式 | 第37-39页 |
·镇江:车船研发外包发展模式 | 第39页 |
·镇江市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SWOT 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镇江软件服务外包的优势(S) | 第39-41页 |
·镇江发展服务外包的不足(W) | 第41-43页 |
·镇江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(O) | 第43-44页 |
·镇江发展服务外包的挑战(T)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 | 第45-58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5-47页 |
·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46-47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| 第47-50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用 | 第47-48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48-50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| 第51-58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| 第51-56页 |
·镇江市与苏南其他城市的分析比较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| 第58-67页 |
·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阶段的判定 | 第58-59页 |
·产业发展阶段判定 | 第58-59页 |
·该阶段的产业政策特点 | 第59页 |
·关于提升镇江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几点建议 | 第59-67页 |
·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 | 第59-60页 |
·抓住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| 第60-61页 |
·建设和完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结构体系 | 第61-62页 |
·构筑能够实现产业与相关产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结构 | 第62-64页 |
·积极开拓服务外包的国内与国际市场 | 第64-65页 |
·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| 第65-6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详细摘要 | 第76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