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家族民歌“黄四姐”的生存现状及艺术特征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相关界定和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第二章 《黄四姐》民歌的人文背景 | 第15-18页 |
第一节 土家族概述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土家族民歌概况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《黄四姐》民歌溯源 | 第18-25页 |
第一节 《黄四姐》民歌的创作年代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《黄四姐》的起源传说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《黄四姐》的传承载体——喜花鼓 | 第21-24页 |
第四节 源于灯歌"黄师姐"的"黄四姐"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《黄四姐》的生存现状调查 | 第25-33页 |
第一节 《黄四姐》的发源地——老屋场的调查情况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《黄四姐》的传承人的调查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《黄四姐》传承方式的调查 | 第28-33页 |
一、家族传承 | 第29页 |
二、社会传承 | 第29-33页 |
第五章 《黄四姐》民歌的艺术特点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《黄四姐》的音乐特征 | 第33-36页 |
一、《黄四姐》的谱例与音乐结构 | 第33-34页 |
二、《黄四姐》的歌词与曲调 | 第34-35页 |
三、《黄四姐》的唱腔 | 第35页 |
四、《黄四姐》的调式、节奏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《黄四姐》的道具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《黄四姐》的衬词 | 第37页 |
第四节 《黄四姐》的舞蹈动作 | 第37-38页 |
第五节 《黄四姐》的表演形式 | 第38-39页 |
第六章 《黄四姐》民歌的人文社会意义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