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颗粒排放的生成机理及其危害 | 第11-15页 |
1.2.1 颗粒排放的生成机理 | 第11-14页 |
1.2.2 颗粒物的危害 | 第14-15页 |
1.3 润滑油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3.1 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1.3.2 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试验设备及方法 | 第22-30页 |
2.1 发动机试验系统 | 第22-26页 |
2.1.1 发动机测控系统 | 第23-24页 |
2.1.2 排放测试系统 | 第24-26页 |
2.2 试验燃料、润滑油及试验方案 | 第26-29页 |
2.3 本文采用的术语:燃油级颗粒与润滑油级颗粒 | 第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润滑油对燃油级颗粒排放特性影响的规律 | 第30-50页 |
3.1 发动机运转参数的影响 | 第30-38页 |
3.1.1 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3.1.2 润滑油工作温度的影响 | 第33-38页 |
3.2 润滑油的配方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3.2.1 第Ⅲ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2.2 第Ⅳ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3 润滑油特性参数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3.3.1 润滑油中灰分含量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3.2 润滑油的蒸发损失率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3.3.3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对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润滑油对润滑油级颗粒排放影响的规律 | 第50-70页 |
4.1 发动机运转参数的影响 | 第50-57页 |
4.1.1 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1.2 润滑油工作温度的影响 | 第53-57页 |
4.2 润滑油配方的影响 | 第57-62页 |
4.2.1 第Ⅲ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2.2 第Ⅳ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4.3 润滑油特性参数的影响 | 第62-68页 |
4.3.1 润滑油中灰分的含量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4.3.2 润滑油的蒸发损失率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4.3.3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润滑油对颗粒排放中正构烷烃及金属元素成分影响的规律 | 第70-84页 |
5.1 发动机运转参数对正构烷烃分布的影响 | 第71-75页 |
5.1.1 CH-415W40 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1页 |
5.1.2 CI-415W40 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1-72页 |
5.1.3 CJ-415W40 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2-73页 |
5.1.4 PAO(BASE2)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3页 |
5.1.5 CNG(低灰)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3-74页 |
5.1.6 Ⅲ(BASE1)润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 | 第74-75页 |
5.2 润滑油配方对正构烷烃分布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5.2.1 第Ⅲ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5.2.2 第Ⅳ类基础油的影响 | 第76页 |
5.3 润滑油特性参数对正构烷烃分布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5.3.1 润滑油中灰分的含量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5.3.2 润滑油的蒸发损失率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5.3.3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5.4 发动机负荷与润滑油温度对颗粒排放中元素成分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5.5 润滑油配方对颗粒排放中元素成分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8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84-86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94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