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5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5页 |
2.1 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1.1 事件研究法 | 第18-19页 |
2.1.2 财务指标法 | 第19-21页 |
2.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并购绩效评价 | 第21-23页 |
2.2.1 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理论问题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.2 平衡计分卡在并购绩效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2.3 文献综评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中国中车并购案例背景分析 | 第25-33页 |
3.1 并购双方简况 | 第25-30页 |
3.1.1 中国南车 | 第25-27页 |
3.1.2 中国北车 | 第27-30页 |
3.2 宏观层面背景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1 国家深化国企改革 | 第30页 |
3.2.2 全球轨道交通行业迎来发展“黄金期” | 第30页 |
3.2.3 中国轨道交通“三网融合” | 第30-31页 |
3.3 微观层面并购动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.1 提高国际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 | 第31页 |
3.3.2 增强协同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| 第31-32页 |
3.3.3 拓展多元化 | 第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中车并购绩效评价分析 | 第33-54页 |
4.1 中国中车应用平衡计分卡评价并购绩效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2 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| 第35-37页 |
4.2.1 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| 第35-36页 |
4.2.2 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3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| 第37-40页 |
4.3.1 财务维度 | 第37-38页 |
4.3.2 顾客维度 | 第38页 |
4.3.3 内部经营流程维度 | 第38-39页 |
4.3.4 学习与成长维度 | 第39-40页 |
4.4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0-44页 |
4.4.1 权重确定方法 | 第40-41页 |
4.4.2 层次分析法步骤 | 第41-42页 |
4.4.3 确定指标权重 | 第42-44页 |
4.5 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运用 | 第44-52页 |
4.5.1 财务定量指标计算 | 第44-48页 |
4.5.2 非财务维度绩效评价 | 第48-51页 |
4.5.3 综合绩效评价 | 第51-5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7页 |
5.1 中国中车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总结 | 第54-55页 |
5.2 中国中车应用新型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| 第55-56页 |
5.3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A 中国中车调查问卷 | 第61-62页 |
附录B 中国中车调查问卷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