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论 | 第9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10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一)引进人才的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(二)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四、国内外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国内外关于社会融入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(二)国内外关于社会融入的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(三)国内外来引进人才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五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(一)问卷调查法 | 第18页 |
(二)统计分析法 | 第18页 |
(三)访谈调研法 | 第18页 |
六、本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8-19页 |
七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上海市引进人才的历史和现状 | 第20-27页 |
第一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的概况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的区域分布 | 第21-24页 |
第三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| 第24-27页 |
一、上海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发展过程 | 第24页 |
二、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制度的发展过程 | 第24-25页 |
三、配合相关重大政策出台的人才政策的发展过程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现状的问卷调查——以奉贤区为例 | 第27-43页 |
第一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现状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| 第27-31页 |
一、问卷设计指标体系 | 第27-29页 |
二、调研对象 | 第29-30页 |
三、调查问卷结构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现状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| 第31-32页 |
一、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| 第31页 |
二、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上海市奉贤区引进人才抽样调查基本情况概览 | 第32-34页 |
第四节 上海市奉贤区引进人才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 | 第34-43页 |
一、调查对象年龄结构分析——年龄结构合理,青年人才比例逐渐升高 | 第34-35页 |
二、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分析——党员比例明显高于评价水平 | 第35页 |
三、调查对象来源地分析——全国各省基本都有,苏皖浙位列三甲 | 第35-38页 |
四、调查对象学历分析——倾向高学历人才为主 | 第38-39页 |
五、调查对象来沪时间分析——多数在 5-11 年的时间段 | 第39-40页 |
六、调查对象行业分布和层次情况——工业和科技方面为主,分部层次均匀 | 第40-43页 |
第三章 上海市引进人才的社会融入现状——以奉贤区为例 | 第43-67页 |
第一节 引进人才在经济整合方面的社会融入情况现状 | 第43-55页 |
一、调查对象就业机会情况——就业渠道较多,公平性相对较好 | 第43-44页 |
二、调查对象职业声望情况——职业声望普遍较好,经济融入相对较好 | 第44-46页 |
三、调查对象工作环境情况——工作环境普遍较好,满意度高 | 第46-47页 |
四、调查对象收入水平情况——收入水平相对较好,仍有较高期待,收入获得及时性好 | 第47-49页 |
五、调查对象社会保障情况——社会保障基本齐全,工作稳定性好 | 第49-51页 |
六、调查对象居住环境情况——居住环境存在差异,基本满足自住需求 | 第51-53页 |
七、调查对象教育培训情况——教育培训仍需进一步加强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引进人才在行为适应方面的社会融入情况 | 第55-62页 |
一、调查对象人际交往情况——与上海本地人际交往较多,行为适应较好 | 第55页 |
二、调查对象生活习惯情况——正在逐渐接受和适应上海本地生活习惯 | 第55-56页 |
三、调查对象婚育行为情况——晚婚晚育现象明显,配偶多为外地人,婚育行为接近本地人 | 第56-59页 |
四、调查对象人文举止情况——人文举止方面倾向子女融入上海 | 第59-60页 |
五、调查对象社区参与情况——社区参与度高,与社区居民积极交往 | 第60-62页 |
第三节 引进人才在文化接纳方面的社会融入情况 | 第62-65页 |
一、调查对象价值观念情况——价值观念存在激烈碰撞,融入过程相对较慢 | 第62-63页 |
二、调查对象人文理念情况——人文理念融入现状较为乐观 | 第63-65页 |
第四节 引进人才在身份认同方面的社会融入情况 | 第65-67页 |
一、调查对象心理距离情况——心理距离仍存在,主动缩小趋势明显 | 第65-66页 |
二、调查对象身份认同情况——身份认同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| 第66-67页 |
第四章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度影响因素分析——以奉贤区为例 | 第67-74页 |
第一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度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| 第67-68页 |
第二节 上海市引进人才社会融入度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8-74页 |
一、住房因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非常突出 | 第68-69页 |
二、户籍问题是完成身份认同的巨大障碍 | 第69-70页 |
三、人际关系“孤岛现象”严重影响了行为适应的进程 | 第70页 |
四、语言因素是影响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障碍 | 第70-71页 |
五、坚守自己文化特点和执着原有身份成为文化接纳的绊脚石 | 第71-72页 |
六、子女教育问题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逐渐增大 | 第72-73页 |
七、地域性歧视是身份认同的减速器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对上海市引进人才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| 第74-79页 |
结论和讨论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附录1 调查问卷(引进人才问卷) | 第85-90页 |
附录2 引进人才访谈提纲 | 第90-91页 |
附录3 访谈研究人员信息表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