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2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导论 | 第9-17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(一)劳动合同变更的范围 | 第11页 |
| (二)劳动合同变更的事由 | 第11-14页 |
| (三)对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建议 | 第14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4-16页 |
| 六、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| 第一章 劳动合同变更事由的案例分析 | 第17-27页 |
|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定事由的变更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 | 第18页 |
| 二、应当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节 非法定事由的变更 | 第19-27页 |
| 一、协商一致的变更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基于经营自主权的变更 | 第21-27页 |
| (一)用人单位是否有调职权 | 第23-24页 |
| (二)用人单位调职权是否有合理性 | 第24-27页 |
| 第二章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事由的研究现状 | 第27-35页 |
| 第一节 劳动合同合意变更 | 第27-29页 |
| 一、我国劳动合同合意变更的立法现状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我国劳动合同合意变更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| 第二节 劳动合同单方变更 | 第29-35页 |
| 一、劳动者不具有单方变更权 | 第29-30页 |
| 二、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权 | 第30-35页 |
| (一)用人单位调职的各种学说 | 第30-33页 |
| (二)我国用人单位调职存在的缺陷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劳动合同变更事由的域外经验 | 第35-41页 |
|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括约定变更模式 | 第35-36页 |
|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劳动合同特定合意变更模式 | 第36-38页 |
| 一、英国 | 第36-37页 |
| 二、美国 | 第37页 |
| 三、澳大利亚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劳动合同合理范围变更模式 | 第38-40页 |
| 一、中国台湾地区 | 第38-39页 |
| 二、意大利 | 第39页 |
| 三、俄罗斯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节 劳动合同实际履行模式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建议 | 第41-46页 |
| 第一节 明确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 | 第41-43页 |
| 一、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 | 第41-42页 |
| 二、劳动合同优先原则 | 第42页 |
| 三、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第二节 明确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单方变更权 | 第43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| 后记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