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信息技术背景下延安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3.教育现代化、信息化的深度推进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践意义第12页
    (三)文献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的一般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相关实践与研究成果简评第18页
    (四)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目标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-22页
二、延安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第22-43页
    (一)调查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调查目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调查内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调查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调查工具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调查实施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调查对象选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问卷前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问卷发放与回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数据统计第25页
    (三)调查结果分析第25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延安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发展状况第2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影响延安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第38-43页
三、信息技术背景下延安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对策第43-53页
    (一)多措并举,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信息意识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制度要求,规范引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加强学习,提高认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观摩交流,体验提升第46-47页
    (二)健全教师培训机制,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规范培训行为,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现培训均衡,提升教师培训的整体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坚持多层推进,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培训第48页
    (三)改善硬件环境,奠定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坚实平台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实现网络接入,优化资源供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建设数字化教室,开展信息化教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改善办公条件,实现数字化办公第50页
    (四)改进评价机制,约束、引领、激励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完善综合评价制度,让信息素养成为评优树模的重要指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建立专项评价机制,增强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实施信息应用常规化机制,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发展第51-53页
四、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展望第53-56页
    (一)研究工作总结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主要工作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主要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主要创新点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研究不足第54-55页
    (二)研究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附录第59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市体育俱乐部少儿羽毛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--以邓州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