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3 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5 论文组织架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南京市主城区公共自行车出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5-31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2 研究数据获取 | 第16-19页 |
2.2.1 站点辐射区域 | 第16-17页 |
2.2.2 借还车刷卡数据处理 | 第17页 |
2.2.3 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 | 第17-19页 |
2.3 公共自行车出行需求 | 第19-21页 |
2.4 基于站点的公共自行车出行需求影响因素 | 第21-26页 |
2.4.1 社会经济属性 | 第21-22页 |
2.4.2 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| 第22-24页 |
2.4.3 城市道路状况 | 第24-25页 |
2.4.4 公共交通可达性 | 第25页 |
2.4.5 公共自行车系统借还车特性 | 第25-26页 |
2.5 基于用户的公共自行车出行需求影响因素 | 第26-29页 |
2.5.1 个人属性 | 第26-27页 |
2.5.2 出行特性 | 第27-28页 |
2.5.3 系统评价 | 第28-2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南京市主城区停车桩周转率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1-51页 |
3.1 特性变量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2 基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的停车桩周转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.1 模型的可信度检验 | 第32-34页 |
3.2.2 模型估计与检验 | 第34页 |
3.2.3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 空间数据性质 | 第35-38页 |
3.3.1 全局空间自相关 | 第35-36页 |
3.3.2 局部空间自相关 | 第36页 |
3.3.3 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停车桩周转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9页 |
3.4.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| 第38-42页 |
3.4.2 模型构建 | 第42-43页 |
3.4.3 模型结果对比 | 第43页 |
3.4.4 各因素影响分析 | 第43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南京市主城区公共自行车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| 第51-61页 |
4.1 结构方程模型 | 第51-54页 |
4.1.1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 | 第51-53页 |
4.1.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步骤 | 第53-54页 |
4.2 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3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| 第57-59页 |
4.3.1 模型构建 | 第57页 |
4.3.2 模型拟合结果 | 第57-58页 |
4.3.3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南京市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改善建议 | 第61-65页 |
5.1 基于站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改善建议 | 第61-62页 |
5.1.1 租赁点布局 | 第61-62页 |
5.1.2 停车桩 | 第62页 |
5.1.3 自行车路权 | 第62页 |
5.2 基于用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改善建议 | 第62-63页 |
5.2.1 公共交通IC卡一体化 | 第63页 |
5.2.2 手机APP优化 | 第63页 |
5.2.3 车辆运营调度 | 第6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9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5-66页 |
6.2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| 第66-69页 |
6.2.1 研究创新性 | 第66页 |
6.2.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附录 | 第77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