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柴油机气缸内润滑研究国内外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润滑理论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1.2.2 活塞环润滑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润滑油供给与消耗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活塞环—缸套润滑模型 | 第17-37页 |
2.1 Reynold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| 第17-23页 |
2.1.1 Reynolds方程的基本假设 | 第17-18页 |
2.1.2 基于平均流量模型的Reynolds方程 | 第18-20页 |
2.1.3 边界条件 | 第20-23页 |
2.2 活塞环受力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 接触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4 摩擦力计算 | 第27-28页 |
2.5 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与计算 | 第28-31页 |
2.5.1 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方程 | 第28-29页 |
2.5.2 数值求解过程 | 第29-31页 |
2.6 模型的实验验证 | 第31-33页 |
2.6.1 实验设备 | 第31-33页 |
2.6.2 实验结果分析及对比 | 第33页 |
2.7 单环算例分析 | 第33-36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低速柴油机单一活塞环润滑性能分析 | 第37-50页 |
3.1 考虑供油策略的润滑模型 | 第37-40页 |
3.1.1 基本假设 | 第37页 |
3.1.2 润滑油供给方案选择与对比 | 第37-38页 |
3.1.3 缸套表面油膜厚度更新方法 | 第38-40页 |
3.2 均匀供油下不同供油位置对活塞环润滑性能影响 | 第40-44页 |
3.2.1 供油量为0.3g/kWh | 第40-41页 |
3.2.2 供油量为0.7g/kWh | 第41-42页 |
3.2.3 供油量为1.1g/kWh | 第42-43页 |
3.2.4 不同供油量活塞环润滑性能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3 非均匀供油方式对活塞环润滑性能影响 | 第44-48页 |
3.3.1 供油量为0.3g/kWh | 第44-45页 |
3.3.2 供油量为0.7g/kWh | 第45-46页 |
3.3.3 供油量为1.1g/kWh | 第46页 |
3.3.4 不同供油量活塞环润滑性能对比 | 第46-48页 |
3.4 不同供油策略下活塞环刮油量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活塞环组润滑性能计算分析 | 第50-73页 |
4.1 环岸气体压力计算分析 | 第50-54页 |
4.1.1 计算理论及方法 | 第50-53页 |
4.1.2 环岸压力求解 | 第53-54页 |
4.2 活塞环组富油润滑性能计算 | 第54-56页 |
4.3 均匀供油方式下活塞环组润滑性能分析 | 第56-63页 |
4.3.1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0.7g/kWh | 第56-58页 |
4.3.2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1.1g/kWh | 第58-60页 |
4.3.3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1.5g/kWh | 第60-62页 |
4.3.4 不同供油量摩擦损失功对比 | 第62-63页 |
4.4 非均匀供油方式下活塞环组润滑性能分析 | 第63-69页 |
4.4.1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0.7g/kWh | 第63-65页 |
4.4.2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1.1g/kWh | 第65-66页 |
4.4.3 活塞环组供油量为1.5g/kWh | 第66-68页 |
4.4.4 不同供油量摩擦损失功对比 | 第68-69页 |
4.5 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