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切入点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意义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理论溯源及文献回顾 | 第18-32页 |
2.1 理论溯源 | 第18-22页 |
2.1.1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2 不完全契约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3 资源基础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4 信任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 供应链集成影响企业价值的文献综述 | 第22-26页 |
2.2.1 供应链集成的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2.2.2 供应链集成正向影响企业价值的文献综述 | 第24-25页 |
2.2.3 供应链集成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的文献综述 | 第25-26页 |
2.3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起源的文献综述 | 第26-27页 |
2.4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作用的文献综述 | 第27-31页 |
2.4.1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对集聚与生产模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4.2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对投资贸易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2.4.3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5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视角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与供应链集成价值效应的理论分析 | 第32-47页 |
3.1 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供应链集成的价值效应机理分析 | 第32-38页 |
3.1.1 经济学学派与契约理论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1.2 基于共赢关系的供应链集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1.3 基于依附关系的供应链集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2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对供应链集成价值效应的影响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2.1 基于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机理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2.2 理论模型检验 | 第40-42页 |
3.2.3 中国特征性事实分析与假设提出 | 第42-43页 |
3.3 进一步分析:企业信息环境与地区契约执行效率——替代还是互补? | 第43-47页 |
3.3.1 企业信息环境与信息不对称 | 第43-44页 |
3.3.2 企业信息环境与地区契约执行效率的关系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四章 地区契约执行效率与供应链集成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| 第47-70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47-52页 |
4.1.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47-48页 |
4.1.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| 第48-52页 |
4.2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2-62页 |
4.2.1 描述性统计 | 第52-53页 |
4.2.2 相关性检验 | 第53-55页 |
4.2.3 样本回归与结果分析 | 第55-62页 |
4.3 稳健性检验 | 第62-70页 |
4.3.1 企业信息环境质量的重新计量 | 第62-65页 |
4.3.2 企业价值的重新计量 | 第65-66页 |
4.3.3 内生性检验:工具变量法 | 第66-70页 |
第五章 拓展性分析: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检验 | 第70-78页 |
5.1 理论分析 | 第70-73页 |
5.1.1 基于产权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1.2 基于契约密集度的差异性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 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| 第73-78页 |
5.2.1 研究变量设计 | 第73-74页 |
5.2.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| 第74-78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78-8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8-79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79-80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