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初中语文“名著导读”概述 | 第13-21页 |
(一)“名著导读”的含义界定 | 第14-18页 |
(三)名著导读教学研究的意义 | 第18-21页 |
1.积极响应课改理念,全面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,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保证 | 第18页 |
2.名著导读教学对教师的阅读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| 第18-19页 |
3.让学生读好书,最好是把整本名著读完 | 第19-20页 |
4.名著导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,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二、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的依据 | 第21-27页 |
(一)新课程理念 | 第21页 |
(二)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理论 | 第21-23页 |
(三)初中生阅读心理特征 | 第23-27页 |
1.好奇性 | 第25页 |
2.盲目性 | 第25-26页 |
3.广泛性 | 第26页 |
4.浮躁性 | 第26页 |
5.独立性 | 第26-27页 |
三、初中语文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现状调查 | 第27-35页 |
(一)对初中语文教师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27-29页 |
1.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的功利性,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| 第27-28页 |
2.“名著导读”教学是一个系统,要克服随意性 | 第28页 |
3.语文老师专业知识的参差不齐,也影响了“名都导读”教学的开展 | 第28页 |
4.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,也影响了“名著导读”教学的开展 | 第28-29页 |
(二)对初中生“名著导读”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29-35页 |
1.应试教育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| 第31-32页 |
2.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| 第33页 |
4.家长过度重视考试成绩,阅读可有可无 | 第33-35页 |
四、初中语文”名著导读”教学问题对策 | 第35-42页 |
(一)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| 第35-37页 |
1.巧妙设置问题,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| 第35-36页 |
2.通过背景介绍,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| 第36-37页 |
(二)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强化阅读名著的动力 | 第37-39页 |
1.读写结合法 | 第37-38页 |
2.影视、网络、手机、校本课、图书室结合法。 | 第38页 |
3.师生、生生活动交流法 | 第38-39页 |
(三)提升语文老师的整体语文素养,打造专业型教师。 | 第39-40页 |
(四)学校合理考核,推动名著阅读教学落实。 | 第40-41页 |
(五)学校、家庭、社会联动,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1 初中生阅读意向调查表 | 第45-47页 |
附录2 初中《名著导读》阅读效果调查表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