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.1 选题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的薄弱环节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问题的理论根据 | 第15-16页 |
1.4.1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 | 第15页 |
1.4.2 物理课程改革要求 | 第15页 |
1.4.3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问题的方法 | 第16页 |
1.5.1 文献法 | 第16页 |
1.5.2 经验总结法 | 第16页 |
1.5.3 案例法 | 第16页 |
1.6 内容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概述 | 第18-24页 |
2.1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提出背景 | 第18-20页 |
2.1.1 现行课堂教学的弊端 | 第18页 |
2.1.2 新课改对中学教学的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1.3 四川省崇州市蜀城中学的实际情况 | 第19-20页 |
2.2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含义 | 第20页 |
2.3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4 如何打造“三环教学模式”高效课堂 | 第21-24页 |
2.4.1 打造“三环教学模式”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 | 第21-22页 |
2.4.2 打造“三环教学模式”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| 第22页 |
2.4.3 打造“三环教学模式”高效课堂的步骤及具体要求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如何设计“三环教学模式”高效课堂 | 第24-28页 |
3.1 实施步骤 | 第24-25页 |
3.1.1 协作学习环节 | 第24页 |
3.1.2 知识过手环节 | 第24-25页 |
3.1.3 竞争提高环节 | 第25页 |
3.2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学案设计 | 第25-28页 |
3.2.1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之新课教学案 | 第25-26页 |
3.2.2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之复习课教学案 | 第26-27页 |
3.2.3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之讲评课教学案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高中物理课中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应用 | 第28-40页 |
4.1 高中物理“三环教学模式”之新课应用 | 第28-33页 |
4.1.1 新课典型案例分析 | 第28-33页 |
4.2 高中物理“三环教学模式”之复习课应用 | 第33-40页 |
4.2.1 复习课典型案例分析 | 第33-40页 |
第5章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的一些思考 | 第40-45页 |
5.1 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0页 |
5.2 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5.2.1 教学内容和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5.2.2 教师课堂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| 第41页 |
5.2.3 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| 第41页 |
5.3 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5.3.1 学生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5.3.2 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2页 |
5.4 “三环教学模式”本身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5.5 对高中物理“三环教学模式”运用的个人反思 | 第43-45页 |
5.5.1 课堂时间有限,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独立思考 | 第43页 |
5.5.2 追求形式,新瓶装旧花 | 第43页 |
5.5.3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及时 | 第43-44页 |
5.5.4 评价不全面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