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生课堂笔记状况及指导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11-27页 |
一.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二. 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(一) 国外关于课堂笔记的研究状况 | 第12-16页 |
(二) 国内关于课堂笔记的研究状况 | 第16-19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9-20页 |
三.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四.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20-22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(二) 研究对象 | 第21-22页 |
(三) 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五. 研究工具的设计 | 第22-24页 |
(一) 问卷设计思路 | 第22-24页 |
(二) 访谈提纲设计思路 | 第24页 |
六.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4-27页 |
(一) 课堂笔记 | 第24-25页 |
(二) 教学策略 | 第25页 |
(三) 学习策略 | 第25-27页 |
第一章 初中生课堂笔记状况与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7-53页 |
第一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的态度分析 | 第27-33页 |
第二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的形态分析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的过程调控分析 | 第35-39页 |
一. 记笔记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 | 第36页 |
二. 记笔记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 | 第36-39页 |
第四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记录状况的效用分析 | 第39-44页 |
第五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六节 基于SPSS技术的相关变量分析 | 第47-53页 |
一、男女生调查问卷各分量表的差异性分析 | 第48页 |
二、其他因素分析 | 第48-53页 |
第二章 初中教师课堂笔记指导策略问卷分析 | 第53-65页 |
第一节 价值认识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指导情况分析 | 第56-60页 |
第三节 呈现效果分析 | 第60-62页 |
第四节 教师个案访谈分析 | 第62-65页 |
一、课前要求 | 第62-63页 |
二、课中指导 | 第63页 |
三、课后辅导 | 第63-64页 |
四、学校态度 | 第64页 |
五、总体看法 | 第64-65页 |
第三章 初中生课堂笔记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| 第65-67页 |
第一节 内在需求与实际能力的矛盾 | 第65页 |
第二节 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与课后的交流甚少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 教师对学生笔记指导缺乏系统性 | 第66页 |
第四节 教师对学生笔记批阅反馈不足 | 第66-67页 |
第四章 课堂笔记指导策略建构 | 第67-89页 |
第一节 对教师指导学生笔记提出的要求 | 第67-69页 |
一、改善笔记指导理念 | 第67-68页 |
二、完善笔记利用方式 | 第68页 |
三、优化笔记批阅语言 | 第68-69页 |
四、落实具体指导方法 | 第69页 |
第二节 初中生课堂笔记的具体指导策略 | 第69-89页 |
一、动机激发策略 | 第69-72页 |
二、方法指导策略 | 第72-76页 |
三、评价引导策略 | 第76-79页 |
四、笔记利用策略 | 第79-80页 |
五、不同学科笔记的指导策略 | 第80-88页 |
六、不同年级学生的指导策略 | 第88-89页 |
结语 | 第89-90页 |
附录一 | 第90-94页 |
附录二 | 第94-97页 |
附录三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后记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