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汉语转折范畴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对举式的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4 “说X(也)不X”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、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语料来源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的构成 | 第17-31页 |
2.1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的常项分析 | 第17-22页 |
2.1.1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的“说”的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1.2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的“也”的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1.3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的“不”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变项的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2.1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的“X”的性质 | 第22-26页 |
2.2.2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中两个“X”的差异类型 | 第26-28页 |
2.3 小结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“说X(也)不X”句法语义分析 | 第31-43页 |
3.1 “说X(也)不X”的句法功能 | 第31-35页 |
3.1.1 “说X(也)不X”作句法成分 | 第31-33页 |
3.1.2 “说X(也)不X”作复句中的分句 | 第33页 |
3.1.3 “说X(也)不X”独立成句 | 第33-35页 |
3.2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义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2.1 “说X(也)不X”单用式构式义 | 第36-37页 |
3.2.2 “说X(也)不X”对举式构式义 | 第37-40页 |
3.2.3 对举式的合理性 | 第40-41页 |
3.3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“说X(也)不X”的理据性解析及语用分析 | 第43-57页 |
4.1 “说X(也)不X”构式的判定和特点 | 第43-47页 |
4.1.1 紧缩构式“说X(也)不X”判定 | 第43-46页 |
4.1.2 紧缩构式“说X(也)不X”的形式特点 | 第46-47页 |
4.2 “说X(也)不X”生成动因与机制 | 第47-53页 |
4.2.1 紧缩构式“说X(也)不X”产生的动因 | 第47-50页 |
4.2.2 紧缩构式“说X(也)不X”生成的机制 | 第50-53页 |
4.3 “说X(也)不X”语用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3.1 反预期 | 第53-54页 |
4.3.2 主观性 | 第54-55页 |
4.3.3 凸显焦点 | 第55-56页 |
4.4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“说X(也)不X”与“说X也X”比较 | 第57-71页 |
5.1 “说X(也)不X”与“说X也X”构式义的对比 | 第57-63页 |
5.1.1 “说X也X”紧缩构式的判定 | 第57-59页 |
5.1.2 “说X也X”的构式义 | 第59-61页 |
5.1.3 “说X(也)不X”与“说X也X”构式义的异同 | 第61-63页 |
5.2 “说X(也)不X”与“说X也X”中“也”的比较 | 第63-66页 |
5.2.1 “说X也X”中“也”的语义类型 | 第63-65页 |
5.2.2 “说X(也)不X”与“说X也X”中“也”的异同 | 第65-66页 |
5.3 说X(也)不X”对举式与构式“说X也X”对举式的异同 | 第66-68页 |
5.3.1 “说X也X,说Y也Y” | 第66-68页 |
5.3.2 二者异同 | 第68页 |
5.4 小结 | 第68-71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