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本文的研究对象、内容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本文的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1.1.2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1.3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前人的研究成果 | 第12-14页 |
1.2.1 关于对举结构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关于“X一量Y一量”格式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的语料来源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形式特征 | 第15-28页 |
2.1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音节形式 | 第15-17页 |
2.1.1 V1和V2都为单音节动词 | 第15页 |
2.1.2 V1和V2都为双音节动词 | 第15-16页 |
2.1.3 V1为单音节,V2为双音节 | 第16页 |
2.1.4 V1为双音节,V2为单音节 | 第16-17页 |
2.2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量词类型 | 第17-19页 |
2.2.1 时量词 | 第18页 |
2.2.2 动量词 | 第18页 |
2.2.3 名量词 | 第18-19页 |
2.3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结构关系 | 第19-24页 |
2.3.1 并列结构 | 第19页 |
2.3.2 偏正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3.3 连谓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3.4 紧缩结构 | 第21-24页 |
2.4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句法功能 | 第24-28页 |
2.4.1 充当谓语 | 第24页 |
2.4.2 充当定语 | 第24-25页 |
2.4.3 充当状语 | 第25页 |
2.4.4 充当宾语 | 第25页 |
2.4.5 充当补语 | 第25页 |
2.4.6 充当主语 | 第25-26页 |
2.4.7 独立成句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语义特征 | 第28-45页 |
3.1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施受关系 | 第28-31页 |
3.1.1 V1和V2施事相同,受事不同 | 第28-29页 |
3.1.2 V1和V2施事不同,受事相同 | 第29页 |
3.1.3 V1、V2的施事和受事都相同 | 第29-30页 |
3.1.4 V1、V2的施事和受事都不同 | 第30-31页 |
3.2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表量类型 | 第31-37页 |
3.2.1 “V1一量V2一量”表求和确量 | 第32页 |
3.2.2 “V1一量V2一量”表交替多量 | 第32-33页 |
3.2.3 “V1一量V2一量”表周遍全量 | 第33-37页 |
3.3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中“一量”的语义所指 | 第37-39页 |
3.4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逻辑语义 | 第39-45页 |
3.4.1 周遍义 | 第39-40页 |
3.4.2 交替义 | 第40页 |
3.4.3 合取义 | 第40-41页 |
3.4.4 析取义 | 第41页 |
3.4.5 其他语义 | 第41-45页 |
第4章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表主观量 | 第45-53页 |
4.1 求和确量类格式表主观量 | 第45-48页 |
4.1.1 求和确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类型 | 第45-46页 |
4.1.2 求和确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手段 | 第46-47页 |
4.1.3 量词对求和确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2 交替多量类格式表主观量 | 第48-50页 |
4.2.1 交替多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类型 | 第48-49页 |
4.2.2 交替多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手段 | 第49-50页 |
4.3 周遍全量类格式表主观量 | 第50-53页 |
4.3.1 周遍全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类型 | 第50-51页 |
4.3.2 周遍全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手段 | 第51页 |
4.3.3 量词对周遍全量类格式表主观量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变体 | 第53-65页 |
5.1 “VP1一量VP2一量”格式 | 第53-57页 |
5.1.1 “VP1一量VP2一量”格式的结构类型 | 第53-55页 |
5.1.2 “VP1一量VP2一量”格式的表量类型 | 第55-57页 |
5.2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 | 第57-58页 |
5.2.1 “v1一量v2一量”格式的结构类型 | 第57页 |
5.2.2 “v1一量v2一量”的表量类型 | 第57-58页 |
5.3 “V1一量V2一量V3一量”格式 | 第58-61页 |
5.3.1 “V1一量V2一量V3一量”格式的结构关系 | 第58-59页 |
5.3.2 “V1一量V2一量V3一量”的表量类型 | 第59-61页 |
5.4 “V1一量(宾)V2一量(宾)”格式 | 第61-65页 |
5.4.1 “V1一量(宾)V2一量(宾)”格式的结构形式 | 第61-62页 |
5.4.2 “V1一量(宾)V2一量(宾)”格式的表量类型 | 第62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:量词表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