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资产减值会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2.1 资产减值会计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2 资产减值会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3.3 创新点 | 第22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研究 | 第23-31页 |
2.1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1.1 资产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2.1.2 资产减值的定义 | 第24页 |
2.1.3 资产减值会计的定义 | 第24-25页 |
2.2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础理论 | 第25-30页 |
2.2.1 会计目标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2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2.2.1 谨慎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2.2.2 相关性与可靠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2.2.3 现代资产计量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4 资产评估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2.5 资本保全理论 | 第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核算 | 第31-38页 |
3.1 资产减值的确认 | 第31-33页 |
3.1.1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时间 | 第31-32页 |
3.1.2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 | 第32-33页 |
3.1.3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范围 | 第33页 |
3.2 资产减值的计量 | 第33-36页 |
3.2.1 计量属性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3.2.2 计量标准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3.3 资产减值的转回 | 第36页 |
3.4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 | 第36-3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研究 | 第38-44页 |
4.1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1.1 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扩大 | 第38-39页 |
4.1.2 资产减值的测试更加明确 | 第39页 |
4.1.3 增加了总部资产、资产组的概念 | 第39页 |
4.1.4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更为明晰 | 第39-40页 |
4.1.5 禁止转回的规定 | 第40-41页 |
4.1.6 资产减值的披露更加具体 | 第41页 |
4.2 新资产减值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4.2.1 计提基础的差异 | 第41-42页 |
4.2.2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| 第42页 |
4.3 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修订对各方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3.1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| 第42页 |
4.3.2 对投资者、债权人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3.3 对监管部门的影响 | 第43页 |
4.3.4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| 第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应用实证分析 | 第44-58页 |
5.1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总体应用情况评价 | 第44-47页 |
5.1.1 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,促进资产减值会计的规范化 | 第44-45页 |
5.1.2 资产减值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5.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相关数据的总体分析 | 第47-54页 |
5.2.1 样本选择 | 第47-48页 |
5.2.2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2.3 单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情况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3 实证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3.1 研究假设 | 第54页 |
5.3.2 模型构建和变量设立 | 第54-55页 |
5.3.3 回归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3.4 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4 结论 | 第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| 第58-62页 |
6.1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建议 | 第58-61页 |
6.1.1 完善资产减值政策,进一步增强其可用性 | 第58-59页 |
6.1.2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| 第59-60页 |
6.1.3 逐步完善价格、信息市场 | 第60页 |
6.1.4 强化外部监管体系 | 第60-61页 |
6.1.5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| 第61页 |
6.2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2页 |
7.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