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路径探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时代的呼唤: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名师发挥带头作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社会的期待:家长希望孩子接受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个人经历:青年教师需要从名师身上提炼职业规划路径第11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教师专业发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名师的成长第14-17页
    1.4 核心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名师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“教师专业发展”与“名师成长”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名师成长路径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第2章 名师成长的理论基础第20-26页
    2.1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教师职业属于“专门职业”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教师专业发展适应“社会需要”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教师专业发展促进“学生成长”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教育文化的土壤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自主发展的空间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反思的学习与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2.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以“自我发展意识”为根本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以“课程资源开发”为载体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以“教师团队”为依托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24-26页
第3章 名师贾老师成长历程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3.1 择业入职期第26-28页
    3.2 快速成长期第28-30页
    3.3 沉淀反思期第30-31页
    3.4 发展成熟期第31-34页
第4章 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路径特征分析第34-48页
    4.1 健康积极的人格魅力是名师的基本素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健康的身心素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尚的道德品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崇高的职业操守第35-36页
    4.2 关键期的精准指导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关键期遇见“关键人物”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关键期创造“关键事件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关键期内生“自觉状态”第38页
    4.3 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名师成长的基石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教育理论是方向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专业知识是基础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相邻知识是补充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社会知识是源头第40页
    4.4 终身学习的韧劲是名师成长的源动力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坚持读书学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断实践探索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勇于开拓创新第41-42页
    4.5 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是名师的看家本领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有独特的教学思想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与学生保持有温度的心灵对话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有娴熟的教学技巧第44页
    4.6 及时反思沉淀是名师成长的加油站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追求完美持续反思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集智攻关借力反思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深思细研深化反思第45-48页
第5章 促进名师成长的策略第48-56页
    5.1 政策支持,教师成长的制度保障第48页
    5.2 学校重视,教师成长的有力支撑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在教师生涯规划上,分类指导,整体推进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,立足问题,建立机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以赛促教以学为训,创造条件,保证发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,创设环境,共同发展第52页
    5.3 自我激励,教师成长的核心关键第52-56页
结语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4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研究--以张家川镇中学为例
下一篇:高中生“遗传与进化”迷思概念的诊断及转变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