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两自由度数控焊接变位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结构第14-16页
第二章 焊接变位机总体方案的分析及设计第16-32页
    2.1 焊接变位机传动方案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两自由度运动的分析计算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回转运动的分析及计算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翻转运动的分析及计算第20-23页
    2.3 两轴的ANSYS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回转轴的ansys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翻转轴的ansys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机械架构参数介绍第27-28页
    2.5 图纸绘制及零件加工、装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机械本体图纸的绘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机械本体的加工及装配第29-31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焊接变位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2-50页
    3.1 控制方案选择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控制系统原理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控制器选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伺服电机及减速器的选型第35-38页
    3.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各运动子程序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与焊接机器人应答原理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LC输入输出端口定义及分配第46-47页
    3.4 装配及调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伺服驱动程序前期调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变位机的安装与调试第48-4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焊接变位机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第50-70页
    4.1 系统介绍第50-51页
    4.2 伺服电机数学模型第51-53页
    4.3 系统摩擦及其模型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Lugre摩擦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LuGre单自由度系统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机械执行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5-58页
    4.5 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PID参数控制器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PID控制方式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思想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控制器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控制器模型程序化第61-65页
    4.6 系统SIMULINK仿真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系统各模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系统仿真实验第67-69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焊接变位机性能测试及分析第70-82页
    5.1 到位精度测定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测定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不同条件下的到位实验第71-73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空载时不同角度对到位精度影响分析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速度对到位影响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载重对到位精度影响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5.3 响应曲线的对比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5.4 误差来源及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5.5 系统改进及误差补偿第79-8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5页
    6.1 本文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南卫视品牌资产建构探析
下一篇:基于Powerlink的热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