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4页 |
·对亲子关系问题的关注 | 第11-12页 |
·对家庭中的伦理关系的探索 | 第12-13页 |
·对教育性的追求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中国关于家庭伦理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关于家庭伦理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关于家庭中的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的状况考察 | 第18-27页 |
·农业社会:家庭伦理的传统性 | 第19-21页 |
·超稳定的伦理系统 | 第19-20页 |
·家庭中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·工业社会:家庭伦理的现代性 | 第21-24页 |
·以自由为核心的家庭伦理 | 第22-23页 |
·家庭中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后工业社会:家庭伦理的后现代性 | 第24-27页 |
·拒斥权威和绝对性的家庭伦理 | 第24-25页 |
·家庭中自然伦理和教育伦理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家庭中的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冲突所在 | 第27-35页 |
·童年期的冲突 | 第27-30页 |
·过分保护和干涉 | 第28页 |
·前期社会化中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代沟:初步形成 | 第29-30页 |
·青少年期的冲突 | 第30-32页 |
·过分干涉 | 第30-31页 |
·前途选择中的冲突 | 第31-32页 |
·代沟: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| 第32页 |
·成年期的冲突 | 第32-35页 |
·"空巢"现象 | 第33页 |
·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| 第33-34页 |
·代沟:道德反哺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家庭中的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冲突的深层原因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社会底色:成长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 | 第35-37页 |
·社会目标 | 第35-36页 |
·个人价值观 | 第36页 |
·权威系统 | 第36-37页 |
·教育背景:教育性的缺失 | 第37-38页 |
·心理因素:心理成熟度与道德社会化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构建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融合的家庭环境 | 第39-42页 |
·加强沟通,相互理解 | 第39-40页 |
·融情于理,情理结合 | 第40页 |
·和谐相处,追求幸福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