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| 第12-15页 |
1.1.1 现实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3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方法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8-2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20-26页 |
2.1 联合投资绩效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2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2.1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集体选择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理论 | 第24-26页 |
3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的联合投资企业 | 第26-34页 |
3.1 联合投资企业:内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 | 第26-30页 |
3.1.1 联合投资企业产生原因 | 第26页 |
3.1.2 联合投资企业形成过程解析 | 第26-28页 |
3.1.3 联合投资企业形成逻辑:内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 | 第28-30页 |
3.2 联合投资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目标 | 第30-34页 |
3.2.1 联合投资企业目标:对赌协议 | 第30-32页 |
3.2.2 利益相关者目标解析 | 第32-34页 |
4 基于联合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| 第34-43页 |
4.1 联合投资企业绩效评价主客体确定 | 第34-36页 |
4.1.1 联合投资企业绩效评价主体 | 第34-35页 |
4.1.2 联合投资企业绩效评价客体 | 第35-36页 |
4.2 联合投资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 | 第36-42页 |
4.2.1 原创业企业股东绩效指标 | 第37-38页 |
4.2.2 投资机构绩效指标 | 第38-39页 |
4.2.3 债权人绩效指标 | 第39-40页 |
4.2.4 管理者绩效指标 | 第40页 |
4.2.5 绩效评价指标权数确定 | 第40-41页 |
4.2.6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:综合指数法 | 第41-42页 |
4.3 基于联合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| 第42-43页 |
5 基于联合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案例研究:尚德电力 | 第43-63页 |
5.1 公司概况 | 第43页 |
5.2 尚德电力联合投资企业形成: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 | 第43-49页 |
5.2.1 尚德电力融资上市过程介绍 | 第43-47页 |
5.2.2 尚德电力形成过程解析 | 第47-49页 |
5.3 尚德电力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投资目标 | 第49-51页 |
5.3.1 尚德电力投资目标分析—对赌协议 | 第49-50页 |
5.3.2 尚德电力各利益相关者投资目标分解及指标体系构建 | 第50-51页 |
5.4 尚德电力各利益相关者绩效计算 | 第51-58页 |
5.4.1 尚德电力各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权重确定 | 第51-55页 |
5.4.2 尚德电力各利益相关者绩效计算 | 第55-58页 |
5.5 尚德电力各利益相关者投资绩效分析 | 第58-63页 |
6 研究结论、启示与展望 | 第63-6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64-65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