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3.1 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 | 第12页 |
1.3.2 社区矫正和专职司法干警 | 第12-13页 |
1.3.3 职业压力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 理论依据 | 第14-17页 |
1.5.1 优势视角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5.2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5页 |
1.5.3 生态系统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5.4 社会支持理论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干警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 | 第17-25页 |
2.1 天津市H区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干警职业压力调查概述 | 第17-20页 |
2.1.1 H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 | 第17-18页 |
2.1.2 调查过程 | 第18-20页 |
2.2 对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干警职业压力的调查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2.1 工作本身层面 | 第20-22页 |
2.2.2 组织制度层面 | 第22-23页 |
2.2.3 个体家庭层面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社工介入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干警职业压力的实务探索 | 第25-39页 |
3.1 社会工作服务介入概述 | 第25-26页 |
3.1.1 服务对象 | 第25页 |
3.1.2 服务目标及原则 | 第25页 |
3.1.3 服务方案具体架构 | 第25-26页 |
3.2 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介入过程 | 第26-35页 |
3.2.1 个案工作方法 | 第26-30页 |
3.2.2 小组工作方法 | 第30-34页 |
3.2.3 社区工作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3 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| 第35-37页 |
3.3.1 个案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| 第35-36页 |
3.3.2 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| 第36-37页 |
3.4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运用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4.1 社工实务方法运用的思考 | 第37-38页 |
3.4.2 社工实务方法间的对比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社工介入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干警职业压力的建议 | 第39-43页 |
4.1 宏观层面 | 第39-40页 |
4.1.1 推动相关规章制度建设 | 第39页 |
4.1.2 将社会工作嵌入司法行政体制 | 第39-40页 |
4.1.3 构建司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| 第40页 |
4.2 中观层面 | 第40-41页 |
4.2.1 推行驻站社会工作模式 | 第40-41页 |
4.2.2 发挥司法社工站专业引领作用 | 第41页 |
4.2.3 整合资源完善协同合作机制 | 第41页 |
4.3 微观层面 | 第41-43页 |
4.3.1 加强专业推广并提高影响力 | 第41-42页 |
4.3.2 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 | 第42页 |
4.3.3 引导专业力量广泛参与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5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