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语言学论文--写作学与修辞学论文--翻译学论文

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--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中心的探讨

目录第4-7页
CONTENTS第7-8页
中文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导言第15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翻译批评原则与哲学诠释学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翻译批评与哲学诠释学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批评的原则问题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为什么要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中心探讨翻译批评的原则问题?第21-23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研究状况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研究状况第27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途径、方法及论文结构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途径与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论文框架第35-37页
第一章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翻译文本概念第37-55页
    第一节 翻译文本的概念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何为文本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文本的性质第41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文本的语言性与开放性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文本的语言性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本的开放性第45-46页
    第三节 解释与翻译的本质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解释与翻译的内在联系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翻译即解释”的不同意见第51-55页
第二章 文本的理解第55-83页
    第一节 普遍诠释学的文本理解第55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施莱尔马赫论文本理解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狄尔泰的生命体验第62-67页
    第二节 此在诠释学的文本理解第67-70页
    第三节 哲学诠释学的文本理解第70-8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解的历史性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理解的语言性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理解、解释和应用第79-83页
第三章 翻译文本的理解与释义第83-99页
    第一节 翻译文本实现文本意义的途径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翻译研究中的前理解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研究中的误解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视域融合的效果历史第87-88页
    第二节 效果历史意识与翻译的策略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译者的效果历史意识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译者的翻译策略第90-92页
    第三节 翻译文本理解的实现第92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解的表达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第96-99页
第四章 翻译批评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第99-118页
    第一节 翻译批评的对象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哲学诠释学的翻译批评的内涵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批评:批评什么?第102-103页
    第二节 翻译批评的依据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翻译的标准与目标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翻译批评的依据第104-106页
    第三节 翻译批评的合理性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第10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的表现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学翻译批评的审美追求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翻译批评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宽容第113-118页
第五章 翻译批评的宽容原则第118-136页
    第一节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宽容品格第119-120页
    第二节 翻译批评的宽容原则的内容第120-1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翻译批评原则的重新定义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宽容原则的具体内容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哲学诠释学翻译批评宽容原则的本质特征及意义第127-129页
    第三节 翻译批评宽容原则的实践价值:翻译与文化交流第129-1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全球化的背景要求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异域文化差异的尊重第130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翻译工作者的品格第133-136页
结语:哲学诠释学翻译批评的未来展望第136-140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40-148页
致谢第148-150页
攻读学问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0-15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动导向、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氧化石墨烯装载多柔比星的性能及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效应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