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汉语“V单+N”结构研究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前人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动宾式“V+N”结构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定中式“V+N”结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前人研究不足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页 |
·语料来源 | 第14-15页 |
2 “V单+N”结构特点和类型 | 第15-25页 |
·“V单+N”结构的主要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“V单+N”结构的分类及其功能 | 第16-20页 |
·动宾式“V单+N”结构和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“V单+N”歧义结构 | 第18页 |
·“V单+N”式惯用语 | 第18-20页 |
·“V单+N”结构中V单的价 | 第20-24页 |
·一价V单 | 第21页 |
·三价V单 | 第21-22页 |
·二价V单 | 第22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动宾式“V单+N”结构 | 第25-41页 |
·N为受事宾语的“V单+N” | 第25-30页 |
·直接受事宾语 | 第25-26页 |
·对象宾语 | 第26-28页 |
·与事宾语 | 第28-29页 |
·结果宾语 | 第29-30页 |
·N为施事宾语的“V单+N” | 第30-32页 |
·主动施事宾语 | 第30-31页 |
·被动施事宾语 | 第31-32页 |
·N为当事宾语的“V单+N” | 第32-38页 |
·工具材料宾语 | 第32-33页 |
·处所宾语 | 第33-34页 |
·目的宾语 | 第34-35页 |
·角色宾语 | 第35-36页 |
·时间宾语 | 第36-37页 |
·方式宾语 | 第37页 |
·原因宾语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41页 |
4 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和“V单+N”歧义结构 | 第41-53页 |
·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 | 第41-46页 |
·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的选择标准和研究范围 | 第41-43页 |
·对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中“N”的考察 | 第43-44页 |
·对定中式“V单+N”结构中“V单”的考察 | 第44-46页 |
·“V单+N”歧义结构 | 第46-52页 |
·“V单+N”歧义结构的选择标准和研究范围 | 第46-48页 |
·对“V单+N”歧义结构中“N”的考察 | 第48页 |
·对“V单+N”歧义结构中“V单”的考察 | 第48-50页 |
·“V单+N”歧义结构的分化 | 第50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结语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