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7页 |
2.1 OEM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2.1.1 OEM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价值链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OEM企业升级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2页 |
2.2.1 全球价值链中OEM企业的一般升级路径 | 第19-20页 |
2.2.2 全球价值链中OEM企业的产业升级路径 | 第20-22页 |
2.3 国际代工与知识转移 | 第22-24页 |
2.3.1 知识转移及其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.2 国际代工中知识转移相关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4 国际代工与技术创新 | 第24-27页 |
2.4.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分类 | 第24-25页 |
2.4.2 代工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研究框架及研究设计 | 第27-35页 |
3.1 OEM企业功能升级的研究框架 | 第27-30页 |
3.1.1 OEM企业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 | 第27-28页 |
3.1.2 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 | 第28-30页 |
3.2 研究方法与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2.1 案例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2.2 研究设计 | 第31页 |
3.2.3 样本的选择 | 第31-33页 |
3.3 数据收集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.1 数据收集 | 第33页 |
3.3.2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单案例分析 | 第35-48页 |
4.1 富士康——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 | 第35-38页 |
4.1.1 富士康集团简介 | 第35-36页 |
4.1.2 富士康代工升级的阶段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1.3 富士康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代工升级总结 | 第38页 |
4.2 比亚迪——从OEM到多元化经营的演变 | 第38-43页 |
4.2.1 比亚迪简介 | 第38-39页 |
4.2.2 比亚迪代工升级的阶段性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2.3 比亚迪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代工升级总结 | 第42-43页 |
4.3 奥康——坚持OEM与OBM并行 | 第43-48页 |
4.3.1 奥康集团简介 | 第43页 |
4.3.2 奥康代工升级的阶段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3.3 奥康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代工升级总结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跨案例比较分析 | 第48-59页 |
5.1 富士康、比亚迪、奥康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活动比较 | 第48-53页 |
5.1.1 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OEM流程升级 | 第48-50页 |
5.1.2 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ODM产品升级 | 第50-52页 |
5.1.3 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与OBM功能升级 | 第52-53页 |
5.2 富士康、比亚迪、奥康功能升级路径比较 | 第53-56页 |
5.2.1 富士康与比亚迪功能升级路径比较 | 第53-55页 |
5.2.2 富士康与奥康功能升级路径比较 | 第55-56页 |
5.3 案例研究总结及研究框架的修正 | 第56-5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1页 |
6.1.1 我国OEM企业功能升级的一般路径 | 第59-60页 |
6.1.2 知识转移、技术创新活动与功能升级的关系 | 第60页 |
6.1.3 行业特征对OEM企业功能升级路径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61-63页 |
6.2.1 理论启示 | 第61-62页 |
6.2.2 实践启示 | 第62-63页 |
6.3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3.1 研究不足 | 第63页 |
6.3.2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附件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