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--以D会计师事务所为例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视角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 本文框架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25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2.1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1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9页 |
2.1.3 概括述评 | 第19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2.1 审计风险含义 | 第20页 |
2.2.2 审计风险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2.3 审计风险类别 | 第21-22页 |
2.2.4 审计风险管理 | 第22-25页 |
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风险 | 第26-27页 |
3.1.1 审计程序执行失效 | 第26页 |
3.1.2 审计业务复杂 | 第26-27页 |
3.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主体风险 | 第27-28页 |
3.2.1 内部质量管理不严格 | 第27页 |
3.2.2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限 | 第27-28页 |
3.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客体风险 | 第28-30页 |
3.3.1 客户管理层存在舞弊动机 | 第28-29页 |
3.3.2 客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| 第29-30页 |
3.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环境风险 | 第30-32页 |
3.4.1 行业恶性竞争 | 第30-31页 |
3.4.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1页 |
3.4.3 外部监管不到位 | 第31-32页 |
4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| 第32-56页 |
4.1 案例研究设计 | 第32页 |
4.2 D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| 第32-34页 |
4.3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现状 | 第34-39页 |
4.3.1 法律责任与组织架构 | 第34页 |
4.3.2 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| 第34-36页 |
4.3.3 审计方法流程 | 第36-39页 |
4.4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分析 | 第39-48页 |
4.4.1 审计业务风险 | 第40-42页 |
4.4.2 审计主体风险 | 第42-46页 |
4.4.3 审计客体风险 | 第46-47页 |
4.4.4 审计环境风险 | 第47-48页 |
4.5 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| 第48-56页 |
4.5.1 审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| 第48-52页 |
4.5.2 审计主体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2-54页 |
4.5.3 审计客体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4-55页 |
4.5.4 审计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5-56页 |
5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| 第56-62页 |
5.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建议 | 第56-58页 |
5.1.1 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 | 第56页 |
5.1.2 谨慎评估审计风险 | 第56-57页 |
5.1.3 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| 第57-58页 |
5.1.4 重视审计人员的培训与激励 | 第58页 |
5.2 审计客户应采取的防范对策建议 | 第58-59页 |
5.2.1 加强客户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 | 第59页 |
5.2.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| 第59页 |
5.3 政府及监管部门应采取的防范对策建议 | 第59-62页 |
5.3.1 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 | 第60页 |
5.3.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60-61页 |
5.3.3 完善审计行业监管机制 | 第61-62页 |
6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-6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