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3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15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7-21页 |
2.1 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内涵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 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测度指标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3 关于影响债券市场流动性因素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4 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债券市场概况 | 第21-27页 |
3.1 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 | 第21页 |
3.2 我国债券市场的券种结构 | 第21-23页 |
3.3 我国债券市场的成交状况 | 第23-24页 |
3.4 我国债券市场的格局 | 第24-27页 |
4 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实证测度 | 第27-31页 |
4.1 流动性测度指标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4.2 债券市场流动性测度 | 第28-31页 |
5 影响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| 第31-54页 |
5.1 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| 第31-32页 |
5.2 我国债券市场的债券产品创新 | 第32-45页 |
5.2.1 突围中小企业私募债流动性困局 | 第32-38页 |
5.2.2 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 | 第38-41页 |
5.2.3 积极发展国债期货 | 第41-45页 |
5.3 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| 第45-54页 |
5.3.1 以做市商制度为核心的债券市场分层制度 | 第46-51页 |
5.3.2 我国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方向 | 第51-54页 |
6 提升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对策和建议 | 第54-58页 |
6.1 优化债券投资者结构,发展多元化投资队伍 | 第54页 |
6.2 丰富债券交易品种,促进结构合理化 | 第54-55页 |
6.3 提高信用评级水平,确定合理定价依据 | 第55-56页 |
6.4 健全和完善做市商制度 | 第56页 |
6.5 统一债券市场多头监管 | 第56-57页 |
6.6 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体系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