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意理论观照下的英汉交替传译--以《全球顶级CEO演讲》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任务介绍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背景描述 | 第9页 |
第二节 任务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释意理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释意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| 第10页 |
二、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 | 第10-12页 |
三、释意理论与口译实践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译前准备 | 第13-15页 |
第一节 术语准备 | 第13页 |
第二节 主题背景准备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演讲风格准备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需解决的难点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听解阶段 | 第15-16页 |
一、单词陌生 | 第15页 |
二、母语干扰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记忆阶段 | 第16-18页 |
一、语篇较长 | 第16-17页 |
二、并列信息多 | 第17页 |
三、数字记忆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产出阶段 | 第18-21页 |
一、一词多义 | 第18页 |
二、口语体小词 | 第18-19页 |
三、重复结构 | 第19页 |
四、“树状式”句型 | 第19-21页 |
第四章 具体解决方法 | 第21-44页 |
第一节 听解阶段 | 第21-26页 |
一、舍词取义 | 第21-23页 |
二、听音会意 | 第23-26页 |
第二节 记忆阶段 | 第26-36页 |
一、条分缕析 | 第26-29页 |
二、视觉化 | 第29-33页 |
三、轻数字,重信息 | 第33-36页 |
第三节 产出阶段 | 第36-44页 |
一、词义转换 | 第36-39页 |
二、提炼法 | 第39-41页 |
三、重组法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附件(原语和译语文本) | 第46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