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导论 | 第12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实际应用价值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6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及评价标准界定 | 第16-20页 |
·适度规模的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应收账款适度规模的内涵 | 第17页 |
·应收账款适度规模的评价标准界定 | 第17-2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20-2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关于应收账款研究切入点的研究 | 第20页 |
·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对应收账款质量的研究 | 第2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文献评论 | 第22-23页 |
3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应收款项的定义 | 第23页 |
·应收账款涵盖的范围界定 | 第23-24页 |
·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成因 | 第24-26页 |
·企业外部原因 | 第24页 |
·企业内部原因 | 第24-26页 |
·应收账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信用政策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信用标准 | 第26页 |
·信用条件 | 第26页 |
·收账政策 | 第26页 |
·小结:过度信用销售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描述 | 第28-32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8-29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描述 | 第29-32页 |
·适者生存法(The Survival Technique)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·统计方法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二次算术平均法 | 第30-31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1页 |
·行业标准的理论假设 | 第31页 |
·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 | 第31-32页 |
5 变量定义 | 第32-35页 |
·变量选取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因果性 | 第33页 |
·相关性 | 第33页 |
·均衡性(协调性) | 第33页 |
·变量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变量说明 | 第34-35页 |
6 样本选择 | 第35-41页 |
·样本选取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全面性 | 第35页 |
·可比性 | 第35页 |
·总体范围一致性 | 第35-36页 |
·重要性 | 第36页 |
·可操作性 | 第36页 |
·样本选取范围界定 | 第36-38页 |
·样本选取及处理 | 第38-41页 |
7 应收账款适度规模的确定------以家电业上市公司为例 | 第41-51页 |
·适者生存法在应收账款适度规模研究中的运用 | 第41-47页 |
·运用适者生存法确定X1 的适度规模 | 第41-43页 |
·运用适者生存法确定X2 的适度规模 | 第43-45页 |
·运用适者生存法确定X3 的适度规模 | 第45-47页 |
·运用二次算术平均法确定行业标准 | 第47-49页 |
·结论 | 第49-51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应收账款适度性实时动态衡量表格式 | 第51-52页 |
·应收账款实时动态预算表格式 | 第52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2-53页 |
·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3-8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