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译本《红高粱》中的方言翻译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方言翻译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、莫言《红高粱》在国内的翻译研究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理论依据 | 第11-13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《红高粱》中相关方言概述与文化传递 | 第14-18页 |
第一节 方言与文学方言的概述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山东东潍区高密方言特点概述 | 第15页 |
第三节《红高粱》中的文化传递 | 第15-18页 |
一、特色文化 | 第16页 |
二、红高粱文化 | 第16-17页 |
三、民俗文化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《红高粱》方言词汇特点与翻译策略分析 | 第18-34页 |
第一节 主要方言词汇特点 | 第18-26页 |
一、从词形方面看 | 第18-24页 |
二、从语法方面看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方言词汇翻译策略分析 | 第26-34页 |
一、直译法 | 第26-28页 |
二、省译法 | 第28-30页 |
三、解释方言法 | 第30-31页 |
四、分立补偿法 | 第31页 |
五、意译法 | 第31-33页 |
六、方言词汇翻译方法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《红高粱》方言惯用语特点与翻译策略分析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方言中惯用语特点 | 第34-37页 |
一、定型性 | 第34-35页 |
二、民族性和地方性 | 第35-36页 |
三、口语性与简洁性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方言惯用语翻译策略分析 | 第37-42页 |
一、意译法 | 第38-39页 |
二、仿译法 | 第39页 |
三、省略法 | 第39-40页 |
四、套译法 | 第40-41页 |
五、方言惯用语翻译方法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《红高粱》方言句法特点与翻译策略分析 | 第42-49页 |
第一节 方言中句法特点 | 第42-45页 |
一、宾补结构句 | 第42-43页 |
二、处置式结构句 | 第43页 |
三、特殊结构句 | 第43-44页 |
四、比较句式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句法翻译策略分析 | 第45-49页 |
一、直译法 | 第45-46页 |
二、意译法 | 第46-47页 |
三、补偿法 | 第47页 |
四、方言句法翻译方法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《红高粱》中方言翻译与文化传递 | 第49-55页 |
第一节 方言翻译中的文化突显与功能对等 | 第49-51页 |
第二节 方言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功能失衡 | 第51-55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后记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