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我国肉类的发展现状及安全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1.1 我国肉类的生产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1.2 我国肉类的安全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肉类品质评价指标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2.1 肉类品质评价指标及标准 | 第14-15页 |
1.2.2 肉类品质评价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 | 第17-21页 |
1.3.1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1.3.2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3.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进展 | 第19-21页 |
1.4 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5.1 课题来源、意义等 | 第23页 |
1.5.2 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生鲜猪肉低场核磁检测参数优化试验 | 第25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2.1 材料与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2.2 试验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8页 |
2.3.1 文献参数条件对信号衰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.2 LF-NMR仪器采集参数的优化 | 第30-35页 |
2.3.3 LF-NMR样品参数的优化 | 第35-37页 |
2.3.4 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 | 第37-3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注水肉糜的低场核磁弛豫特性及与NIR判别效果的比较 | 第40-55页 |
3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2.1 材料与设备 | 第41页 |
3.2.2 试验设计 | 第41页 |
3.2.3 数据处理 | 第41-4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4页 |
3.3.1 注水肉糜的LF-NMR弛豫特性 | 第42-46页 |
3.3.2 基于LF-NMR弛豫特性判别注水肉糜 | 第46-48页 |
3.3.3 基于NIR光谱特性判别注水肉糜 | 第48-5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注胶肉糜的低场核磁弛豫特性及与NIR判别效果的比较 | 第55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5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7页 |
4.2.1 材料与设备 | 第55-56页 |
4.2.2 试验设计 | 第56页 |
4.2.3 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7页 |
4.3.1 注胶对肉糜LF-NMR弛豫特性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3.2 基于LF-NMR弛豫特性判别注胶肉糜 | 第59-63页 |
4.3.3 基于NIR光谱特性判别注胶肉糜 | 第63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