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--茶论文--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基于ARM7的智能化电子鼻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外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电子鼻在茶叶检测上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5 电子鼻的构造及其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 1.6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、目的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
    1.7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二章 电子鼻系统设计第18-36页
    2.1 电子鼻系统整体设计第18页
    2.2 传感器的选择与介绍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气体传感器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传感器阵列的选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传感器阵列的优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本论文所选的传感器介绍第20-22页
    2.3 电子鼻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子鼻系统工作流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源模块的设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微控制器的选择及LPC2138芯片概述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子鼻系统中控制电路模块硬件电路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AD模块的介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串口模块(UART)介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传感器外围电路图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指示灯与按键第29-30页
    2.4 电子鼻系统电路板的制作第30-31页
    2.5 电子鼻系统采样装置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2.6 电子鼻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LPC2138开发环境和JTAG协议介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算法处理软件MATLAB介绍第35-36页
第三章 电子鼻系统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第36-49页
    3.1 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概述第36-37页
    3.2 主成分分析法(PCA)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成分分析简介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及几何解释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主成分分析计算过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主成分分析部分主程序代码及程序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3 支持向量机(SVM)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支持向量机研究概述与现状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支持向量机运算过程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支持向量机部分主程序代码及程序第47-49页
第四章 电子鼻系统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第49-58页
    4.1 电子鼻系统检测试验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茶叶、茶水样品的准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电子鼻系统试验过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电子鼻检测参数的选择及优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样品的选择和区分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实验结果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成分分析检测结果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支持向量机检测结果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5.1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58页
    5.2 电子鼻技术在茶叶检测中的应用和展望第58页
    5.3 本论文主要创新性成果第58-59页
    5.4 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
下一篇:凸轮磨削的速度优化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