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引言 | 第8-22页 |
| 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1.2 课题意义 | 第9页 |
| 1.3 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| 1.4 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5 研究工具-Cli FIAS | 第15-22页 |
| 2.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22-25页 |
| 2.1 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| 2.2 基本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3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新授课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 | 第25-45页 |
| 3.1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新授课课堂教学行为编码及分析 | 第25-41页 |
| 3.1.1 课堂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7-32页 |
| 3.1.2 教师倾向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3.1.3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气氛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3.1.4 教师特征序对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3.1.5 引入环节 | 第38-41页 |
| 3.2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新授课的综合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4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试卷点评课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 | 第45-52页 |
| 4.1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行为编码 | 第45-47页 |
| 4.2 引入环节 | 第47-49页 |
| 4.3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试卷讲评课教学行为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4.4 特征序对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5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实验课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5.1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实验课课堂教学行为编码 | 第52-54页 |
| 5.2 引入环节 | 第54-55页 |
| 5.3 三种类型的化学教师实验课课堂教学行为对比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62页 |
| 6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6.2 建议 | 第58-61页 |
| 6.3 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| 研究生阶段发表文章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