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地船舶与推进装置的冰载荷数值预报分析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破冰船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冰桨接触载荷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3 冰区推进轴系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破冰船破冰过程数值计算 | 第19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流固耦合算法 | 第19-20页 |
2.3 计算前处理 | 第20-23页 |
2.3.1 计算域建立及船体网格划分 | 第20-22页 |
2.3.2 计算参数设置 | 第22-23页 |
2.4 计算后处理与分析 | 第23-34页 |
2.4.1 连续式破冰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4.2 多工况下结果分析 | 第26-32页 |
2.4.3 冲撞式破冰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3章 基于SPH法冰桨铣削下冰载荷计算分析 | 第37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SPH法理论基础 | 第37-39页 |
3.3 冰冲击特性研究 | 第39-46页 |
3.3.1 冰的力学性能 | 第39-41页 |
3.3.2 冰的冲击特点 | 第41-43页 |
3.3.3 冰冲击数值模型 | 第43-46页 |
3.4 计算前处理 | 第46-49页 |
3.4.1 螺旋桨模型建立 | 第46-47页 |
3.4.2 螺旋桨网格划分及SPH粒子生成 | 第47-48页 |
3.4.3 螺旋桨受力分析及计算参数设置 | 第48-49页 |
3.5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9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船舶推进轴系的校中分析 | 第59-67页 |
4.1 引言 | 第59页 |
4.2 推进轴系的有限元方法 | 第59-61页 |
4.2.1 轴系简化处理 | 第59页 |
4.2.2 轴系计算有限元法 | 第59-61页 |
4.3 推进轴系合理较中计算 | 第61-63页 |
4.3.1 计算模型建立 | 第61页 |
4.3.2 轴系的较中计算 | 第61-63页 |
4.4 后托架轴承刚度影响下推进轴系的校中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5 后托架轴承支撑点变化下推进轴系的校中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冰载荷作用下轴系动态响应 | 第67-95页 |
5.1 引言 | 第67页 |
5.2 推进轴系冲击计算方法 | 第67-69页 |
5.3 冰桨碰撞过程的冰载荷计算 | 第69-73页 |
5.3.1 计算前处理 | 第69-70页 |
5.3.2 冰桨碰撞下的冰载荷分析 | 第70-73页 |
5.4 冰载荷作用下轴系动态响应 | 第73-78页 |
5.5 海冰不同径向位置轴系动力响应分析 | 第78-83页 |
5.6 海冰不同尺寸轴系动力响应分析 | 第83-88页 |
5.7 海冰不同速度下的结果分析 | 第88-93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结论 | 第95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5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