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查阅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问卷调查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案例研究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实验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访谈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数据统计分析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7-18页
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基础第18-37页
    2.1 概念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支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教学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支架式教学模式第19页
    2.2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建构主义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支架式教学的一般步骤第23页
    2.4 高中地理教学中支架的类型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根据教学步骤进行分类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根据概念思维进行分类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根据具体形式进行分类第30-33页
    2.5 高中地理教学中支架的特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支架的多重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支架的连贯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支架的渐消性第34-35页
    2.6 高中地理教学中支架的搭建原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搭建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依据最佳选取为基础鼓励多搭建支架原则第35-37页
第三章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第37-50页
    3.1 调查前期准备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查目的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对象及时间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7-39页
    3.2 数据回收与采集第39页
    3.3 问卷数据分析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教师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学生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3.4 现状调查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第50-67页
    4.1 实验背景及对象确定第50页
    4.2 实验研究目的第50页
    4.3 实验研究内容与步骤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应用设计第5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教材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教学设计第53-67页
第五章 实验研究效果检测第67-79页
    5.1 学生反馈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学生问卷调查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学生考试成绩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5.2 教师反馈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教师访谈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访谈结论及应用建议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支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5.3 效果检测小结第77-7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79页
    6.2 创新之处第79-80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3页
附录第83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部编本”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色及启示--以人教社2016年版语文(七年级上)为例
下一篇: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“工业革命”专题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