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国外融资风险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·国内融资风险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础理论概述 | 第13-21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点 | 第13-15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5-18页 |
·种子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5-16页 |
·初创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6页 |
·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6-17页 |
·扩张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7页 |
·成熟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 | 第17-18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分类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1-31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1-25页 |
·银行贷款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1-22页 |
·商业信用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2-23页 |
·融资租赁风险识别 | 第23-25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权益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5-28页 |
·风险投资风险识别 | 第25-27页 |
·股票融资风险识别 | 第27-28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风险识别 | 第28-31页 |
·资本结构风险识别 | 第28-30页 |
·债务期限结构风险识别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评估 | 第31-38页 |
·对融资成本指标的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资本成本率 | 第31-33页 |
·综合资本成本 | 第33-34页 |
·对融资收益指标的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无负债企业的资本期望报酬率 | 第34-35页 |
·有负债企业的资本期望报酬率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融资风险评估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| 第38-48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8-42页 |
·经营能力指标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·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 | 第39-40页 |
·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 | 第40页 |
·发展能力指标的选取 | 第40-41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1-42页 |
·融资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2-44页 |
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43页 |
·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 | 第43-44页 |
·融资风险预警指标评价结果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·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| 第45-46页 |
·评价结果的确定 | 第46页 |
·融资风险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8-58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方式 | 第48-52页 |
·融资风险回避 | 第48-49页 |
·融资风险转移 | 第49-50页 |
·融资风险分散 | 第50-51页 |
·融资风险控制 | 第51-52页 |
·融资风险自留 | 第52页 |
·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 | 第52-58页 |
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有利于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资本市场 | 第55-56页 |
·加强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自我完善 | 第56-58页 |
第7章 案例分析 | 第58-78页 |
·公司背景简介 | 第58页 |
·新宙邦的融资策略 | 第58-64页 |
·新宙邦的债务融资 | 第58-60页 |
·新宙邦的权益融资 | 第60-64页 |
·融资风险管理在新宙邦的应用 | 第64-76页 |
·融资风险识别 | 第64-65页 |
·融资风险定性评估 | 第65-67页 |
·运用融资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 | 第67-75页 |
·融资风险防范 | 第75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