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--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
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2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23-40页 |
·许渊冲翻译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| 第23-33页 |
·许渊冲翻译的研究价值 | 第23-28页 |
·许渊冲翻译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| 第28-33页 |
·许渊冲的民族文化取向:强烈的中华文化主体意识 | 第33-38页 |
·中华文化概述 | 第33-35页 |
·许渊冲的中华文化观 | 第35-38页 |
·许渊冲的民族文化情结 | 第38页 |
·本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| 第38-40页 |
第2章 许渊冲翻译理论与实践述评 | 第40-95页 |
·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| 第40-52页 |
·翻译标准:“意美、音美、形美” | 第40-42页 |
·翻译哲学:“美化之势” | 第42-45页 |
·语言文化“竞赛论” | 第45-49页 |
·文学翻译“再创论” | 第49-51页 |
·“克隆”与“超导”论 | 第51-52页 |
·许渊冲翻译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| 第52页 |
·译品中践行其翻译理论面观 | 第52-90页 |
·“再创论”在古典诗词英译中的体现 | 第53-67页 |
·“三美”在《毛泽东诗词》中的演绎 | 第67-76页 |
·翻译“竞赛论”在《论语》和《道德经》中的实践 | 第76-90页 |
·语言层面的竞赛 | 第77-89页 |
·文化间的取长补短 | 第89-90页 |
·许渊冲译语特点 | 第90-93页 |
·许渊冲的语言观 | 第91-93页 |
·许渊冲的国语语言观 | 第91-92页 |
·许渊冲的外国语言观 | 第92-93页 |
·“以创补失”的翻译语言 | 第93页 |
·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3章 美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探源 | 第95-136页 |
·文艺美学与许渊冲翻译美学观 | 第95-105页 |
·中西美学管窥 | 第95-98页 |
·文艺美学与翻译美学 | 第98-101页 |
·中国文学与美学 | 第101-102页 |
·西方文学与美学 | 第102-104页 |
·拾贝于中西美学精华的许氏美学 | 第104-105页 |
·中国传统文论的传承 | 第105-124页 |
·严复的“信、达、雅”和许渊冲的“信、达、优” | 第105-114页 |
·林纾的译“意”和许渊冲的“译文优势” | 第110-112页 |
·傅雷的“神似”和许渊冲的“三似” | 第112-114页 |
·脱胎于传统文论的译文“美化”艺术 | 第114-120页 |
·形成 | 第114-117页 |
·体现 | 第117-119页 |
·“许渊冲现象” | 第119-120页 |
·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大对许渊冲翻译观的影响 | 第120-124页 |
·朱光潜、冯友兰美学思想对许渊冲的潜移默化作用 | 第121-123页 |
·与其师钱钟书相反相成的美学理想——保真求美 | 第123-124页 |
·对传统译论的叛逆与消解 | 第124-129页 |
·与传统译论渐行渐远 | 第124-125页 |
·传统译论“案本—求信—神似—化境”的终结者 | 第125-128页 |
·译者审美主体—竞赛者和再创者 | 第128页 |
·“竞赛论”的缺陷与局限性 | 第128-129页 |
·追求译艺完美的翻译美学观 | 第129-134页 |
·诗的意境美、情趣美与意象美的再创 | 第129-131页 |
·中西思维和审美差异的融通 | 第131-132页 |
·翻译思维对审美客体的重构 | 第132-133页 |
·“三之”论与王国维的“境界说” | 第133-134页 |
·小结 | 第134-136页 |
第4章 中西方文化融合下的许渊冲翻译 | 第136-151页 |
·巴黎大学文学研究经历与许渊冲的西学积累 | 第136-137页 |
·译者传播文化权利的觉醒 | 第137-142页 |
·选择中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动因 | 第137-139页 |
·选译中国古典文本成因分析 | 第139-140页 |
·翻译文学与文化传播 | 第140-141页 |
·文化互补与优质基因注入 | 第141-142页 |
·以目标语文化规范为归依特征解析 | 第142-145页 |
·尊重目标语文化以求翻译效用最大化 | 第142-143页 |
·以世界文化为依托再现中华文化美 | 第143-144页 |
·中西融合,统一提高 | 第144-145页 |
·传播千年跨度中华文化的使者 | 第145-149页 |
·站在有别于西洋汉学家角度译儒道的代表 | 第145-147页 |
·外译中华盛世文学的代表 | 第147-148页 |
·塑造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典范 | 第148-149页 |
·小结 | 第149-151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151-156页 |
·本研究的回顾 | 第151-153页 |
·本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| 第153-154页 |
·许渊冲翻译艺术研究前景展望 | 第154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