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4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二、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一、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二、调查法 | 第16-17页 |
三、个案分析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当前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——基于某艺术职业学院的调查 | 第18-35页 |
第一节 结构不合理 | 第18-21页 |
一、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| 第18-19页 |
二、年龄结构不合理 | 第19-20页 |
三、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比例不合理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专业思想不牢固 | 第21-24页 |
一、职业认同感低 | 第21-22页 |
二、聘用制教师流失率高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专业知识欠提升 | 第24-29页 |
一、专业学科知识更新缓慢 | 第24-26页 |
二、教学理念陈旧 | 第26-27页 |
三、专业学习氛围淡薄 | 第27-29页 |
第四节 专业能力不平衡 | 第29-35页 |
一、缺乏组织管理能力 | 第29-32页 |
二、缺乏交流沟通能力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影响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 艺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偏差 | 第35-38页 |
一、办学定位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二、学生价值观和生源质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教师管理体制的桎梏 | 第38-42页 |
一、教师引进渠道影响其专业性和稳定性 | 第38页 |
二、人才评判标准向专业化倾斜的趋势 | 第38-40页 |
三、文化课教师管理模式有问题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教师自我认知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一、自我定位有偏差 | 第42页 |
二、专业能力不均衡 | 第42-43页 |
三、缺乏专业发展积极性 | 第43-47页 |
第四章 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 | 第47-58页 |
第一节 科学定位,端正办学思想 | 第47-49页 |
一、改变学校人才教育理念,培养高素质全面型艺术人才 | 第47-48页 |
二、完善具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的文化课课程体系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完善教师管理体制,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| 第49-51页 |
一、规范管理制度,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| 第49-50页 |
二、采取激励机制,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加大培训力度 | 第51-55页 |
一、构建年龄职称合理的教师梯队,打造卓越教师团队 | 第51-52页 |
二、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 | 第52-55页 |
第四节 更新教师观念,谋求自主发展 | 第55-58页 |
一、明确自身定位,加强教师责任感 | 第55页 |
二、加强专业学习,积极开拓视野 | 第55-56页 |
三、努力提高艺术修养,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9页 |
后记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