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地铁暗挖车站工期管理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第2章 基础理论第11-17页
    2.1 关键链技术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关键链技术基本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关键链技术的应用步骤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关键链技术与关键路径技术的对比第13-15页
    2.2 地铁车站暗挖工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车站暗挖工法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暗挖车站与传统明挖车站的对比第1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第3章 关键链技术在暗挖站工期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第17-23页
    3.1 暗挖车站工期管理的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3.2 关键链技术在暗挖车站工期管理中的优势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约束因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确定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总工期管理第19页
    3.3 关键链技术在暗挖车站工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里程碑事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缓冲区管理第20-2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4章 关键链技术优化及暗挖站工期管理对策第23-30页
    4.1 关键链识别对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工序持续时间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关键路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基于约束理论的关键链识别第25页
    4.2 缓冲区设置对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缓冲区的分级设置方案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缓冲区尺寸计算第26-27页
    4.3 缓冲区管理对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统缓冲区管理机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缓冲区定量管理的新方案第28页
    4.4 针对外部因素的工期保障措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项目内部保障措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顶层设计保障措施第2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5章 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工期管理第30-38页
    5.1 工程概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场地稳定性评价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车站总体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5.2 暗挖车站关键链识别第33-34页
    5.3 暗挖车站缓冲区设置第34-36页
    5.4 暗挖车站缓冲区管理第36-37页
    5.5 工期管理成果第3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附表第38-40页
结论与展望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次电子发射能谱及其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财务影响研究--以SH铁路公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