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航天仪表、航天器设备、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--电子设备论文

二次电子发射能谱及其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二次电子发射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微放电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工作第13-15页
第二章 微放电基本理论第15-33页
    2.1 二次电子发射第1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二次电子发射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初始电子入射角度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二次电子出射角度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二次电子发射能谱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原理和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2.2 微放电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微放电概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二次电子发射与微放电之间的关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微放电测试原理和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二次电子发射能谱的改进模型第33-49页
    3.1 Furman模型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简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蒙特卡洛模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曲线拟合第38-39页
    3.2 C-E模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简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曲线拟合第40-41页
    3.3 改进模型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型简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蒙特卡洛模拟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曲线拟合第46-47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7-49页
第四章 二次电子发射能谱与微放电阈值的关系第49-71页
    4.1 理论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粒子轨迹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阈值电压第51-52页
    4.2 二次电子发射能谱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设计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仿真软件介绍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微放电联合仿真软件的仿真过程第60-63页
    4.3 实验验证第63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硬件加工与测试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与仿真第66-7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 微放电过程中的电子累积效应第71-93页
    5.1 初始模型推导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模型建立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多层介质模型计算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阻抗变换器计算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仿真结果第78-80页
    5.2 模型修正第8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考虑碰撞因素的模型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碰撞频率推导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碰撞频率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碰撞频率对传输特性的影响第88-91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91-93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3-95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93-9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4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100页
致谢第100-10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2-104页
论文详细摘要第104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外定标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地铁暗挖车站工期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