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多动症儿童亲子关系的个案介入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导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目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目的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家庭系统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认知行为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个案工作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儿童多动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亲子关系第22-23页
第2章 多动症儿童亲子关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2.1 多动症儿童亲子关系的问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沟通不顺畅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冲突过频繁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关心不适度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多动症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形成原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缺少了解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家长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家庭经济、教育压力大第26页
    2.3 多动症儿童不良亲子关系的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阻碍多动症症状的改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给家庭生活带来困难与压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第27-29页
第3章 个案介入接触期第29-39页
    3.1 案主基本情况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案例一的基本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案例二的基本情况第30-32页
    3.2 介入过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取得家庭信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寻找主要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3.3 问题分析及反思第36-39页
第4章 个案介入递进期第39-46页
    4.1 递进期的介入重点第39页
    4.2 介入过程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增进互相了解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发现不合理认知第42-43页
    4.3 问题分析与反思第43-46页
第5章 个案介入转变期第46-49页
    5.1 转变期的介入重点第46页
    5.2 介入过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重建理性认知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善互动方式第47-48页
    5.3 问题分析与反思第48-49页
第6章 个案介入巩固期第49-53页
    6.1 巩固期的介入重点第49页
    6.2 实践新的互动方式第49-50页
    6.3 介入效果评估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个案一的评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个案二的评估第51-52页
    6.4 介入的反思第52-53页
第7章 结论与思考第53-55页
    7.1 个案实践结论第53页
    7.2 实践思考第53-54页
    7.3 研究中的不足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附件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妇联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研究--基于P区的实践
下一篇:老白酒等几种低度酒中有害物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