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1-17页 |
1.1 复合营养米的研究进展 | 第11页 |
1.2 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3 虫草素的功效和作用 | 第12页 |
1.3.1 抗肿瘤作用 | 第12页 |
1.3.2 抗菌、抗病毒作用 | 第12页 |
1.3.3 增强免疫功能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| 第12页 |
1.4 虫草素的提取 | 第12-13页 |
1.4.1 水提法 | 第12-13页 |
1.4.2 超声波提取 | 第13页 |
1.4.3 微波提取 | 第13页 |
1.4.4 酶法提取 | 第13页 |
1.4.5 超临界萃取 | 第13页 |
1.5 虫草素的分离纯化 | 第13-14页 |
1.5.1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| 第14页 |
1.5.2 柱层析法 | 第14页 |
1.5.3 大孔树脂法 | 第14页 |
1.5.4 氧化铝干柱层析 | 第14页 |
1.6 虫草素的测定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7 虫草复合营养米 | 第15页 |
1.8 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虫草素的测定方法 | 第17-24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1.1 仪器 | 第17页 |
2.1.2 试剂 | 第17页 |
2.1.3 实验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18-23页 |
2.2.1 虫草素标准溶液 | 第18-22页 |
2.2.2 虫草素复合米原料中虫草素含量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2.3 精密度试验 | 第22页 |
2.2.4 重现性试验 | 第22-23页 |
2.2.5 回收率试验 | 第23页 |
2.3 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的研制 | 第24-3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4-25页 |
3.1.2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3.1.3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制备单因素实验 | 第25页 |
3.1.4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制备正交实验 | 第25页 |
3.1.5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的安全性评价 | 第25页 |
3.1.6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4页 |
3.2.1 单因素实验 | 第26-28页 |
3.2.2 正交实验 | 第28-29页 |
3.2.3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的安全性评价及营养品质 | 第29-30页 |
3.2.4 虫草素籼米复合米的营养品质 | 第30-34页 |
3.3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的研制 | 第35-45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4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5-36页 |
4.1.2 实验仪器 | 第36页 |
4.1.3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制备单因素实验 | 第36页 |
4.1.4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制备正交实验 | 第36页 |
4.1.5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的营养品质 | 第36-37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4页 |
4.2.1 单因素实验 | 第37-39页 |
4.2.2 正交实验 | 第39-41页 |
4.2.3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的营养品质 | 第41-43页 |
4.2.4 RVA测定 | 第43页 |
4.2.5 DSC测定 | 第43-44页 |
4.3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虫草素粳米复合米的研制 | 第45-54页 |
5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5-47页 |
5.1.1 材料和试剂 | 第45页 |
5.1.2 实验仪器 | 第45-46页 |
5.1.3 虫草素粳米复合米制备单因素实验 | 第46页 |
5.1.4 虫草素粳米复合米制备正交实验 | 第46页 |
5.1.5 虫草素粳米复合米的营养品质 | 第46-47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3页 |
5.2.1 单因素实验 | 第47-48页 |
5.2.2 正交实验 | 第48-50页 |
5.2.3 虫草素粳米复合米的营养品质 | 第50-53页 |
5.3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附件 | 第61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