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“小先生制”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| (一)时代呼唤“小先生制” | 第9-10页 |
| (二)教育教学实践需要“小先生制” | 第10页 |
| (三)“小先生制”课堂教学优劣并存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(一)“导生制”教育思想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(二)陶行知“小先生制”教育思想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(三)当代“小先生制”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第一章“小先生制”课堂教学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意蕴 | 第17-22页 |
| 一、“小先生制”的历史源流 | 第17-18页 |
| (一)“导生制” | 第17-18页 |
| (二)“小先生制” | 第18页 |
| 二、“小先生制”的当代意蕴 | 第18-22页 |
| (一)“小先生” | 第19页 |
| (二)“小先生制” | 第19-20页 |
| (三)当代“小先生制”的实践模式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回民小学“小先生制”的实践探索 | 第22-37页 |
| 一、实施背景 | 第22-23页 |
| (一)学校概况 | 第22页 |
| (二)“小先生制”的实施缘由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实践样态 | 第23-31页 |
| (一)“小先生制”的课堂结构 | 第23-25页 |
| (二)“小先生制”课堂教学实例及评析 | 第25-31页 |
| 三、特色 | 第31-34页 |
| 四、存在问题 | 第34-37页 |
| 第三章 对“小先生制”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| 第37-42页 |
| 一、兼顾公平与效率 | 第37-38页 |
| 二、发展生本教育 | 第38-39页 |
| 三、追求生命本位 | 第39-40页 |
| 四、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 | 第40-42页 |
| 第四章 对“小先生制”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| 第42-46页 |
| 一、实施“小先生制”和合作学习融合机制 | 第42页 |
| 二、设立“小先生”轮岗制度 | 第42-44页 |
| 三、适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| 第44页 |
| 四、建立差异性学生评价制度 | 第44-45页 |
| 五、依据实情,异步推进 | 第45-46页 |
| 结束语 | 第46-47页 |
| 注释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附录 | 第51-55页 |
|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