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·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关于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应付方式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应付方式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关于应付方式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关于应付方式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自尊的研究综述 | 第19-23页 |
·自尊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·典型的自尊结构模型 | 第21页 |
·自尊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关于自尊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 研究设计及程序 | 第25-2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6-27页 |
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( 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 forstran,EMBU) | 第26页 |
·自尊量表(The self-Esteem Scale,SES) | 第26页 |
·应付方式问卷 | 第26-27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27-28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28-42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特点的研究 | 第28-32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与常模的比较 | 第28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应付方式特点的研究 | 第32-35页 |
·应付方式的现状 | 第32页 |
·应付方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自尊特点的研究 | 第35-37页 |
·自尊水平与常模的比较(M±SD) | 第35页 |
·自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、自尊以及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| 第37-42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、应付方式以及自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父亲教养方式、应付方式以及自尊的回归分析 | 第38-42页 |
4 分析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·大学专科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 | 第42-44页 |
·大学专科生父亲教养方式与常模组的比较 | 第42页 |
·大学专科生父亲教养方式在性别、是否独生、生源地的差异比较 | 第42-44页 |
·大学专科生应付方式的现状 | 第44-45页 |
·大学专科生自尊的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大学专科生父亲教养方式、应付方式与自尊之间的关系 | 第46-48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9页 |
后记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