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5页 |
1.1.1 古典精英主义的唯社会学意旨,遮蔽伦理学与心理学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2 新时期国家对古典精英主义教育的纠偏 | 第12-13页 |
1.1.3 精英人才应兼备社会、伦理、心理三重优异 | 第13-14页 |
1.1.4 培养精英人才是基础教育的责任 | 第14-15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20页 |
1.2.1 古典精英主义 | 第15-16页 |
1.2.2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 | 第16-17页 |
1.2.3 精英个性 | 第17页 |
1.2.4 精英能力 | 第17页 |
1.2.5 精英品格 | 第17-18页 |
1.2.6 精英 | 第18页 |
1.2.7 现代精英教育 | 第18-2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0-24页 |
1.3.1 精英教育的界说之争 | 第20-22页 |
1.3.2 精英教育的存废之争 | 第22-23页 |
1.3.3 精英教育辨识的深入与不足 | 第23-24页 |
1.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1.4.1 研究意义 | 第24页 |
1.4.2 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| 第25-27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5.2 论文结构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的现实批判与纠偏 | 第27-45页 |
2.1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的滥觞 | 第27-31页 |
2.1.1 重点校制度的确立 | 第27-29页 |
2.1.2 教育投入的差异化 | 第29-30页 |
2.1.3 背离儒家精英文化 | 第30-31页 |
2.2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的样式 | 第31-34页 |
2.2.1 素质教育的异化 | 第31-33页 |
2.2.2 教育旨归的应试与就业化 | 第33-34页 |
2.3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的弊端 | 第34-39页 |
2.3.1 筛选功能对其他教育功能的排挤 | 第35-36页 |
2.3.2 心理危机造成学生间的个性撕裂 | 第36-37页 |
2.3.3 品格道德在学生发展中遭受贬抑 | 第37-39页 |
2.4 古典精英主义基础教育的纠偏 | 第39-44页 |
2.4.1 1978-2012年:改革的渐进 | 第39-42页 |
2.4.2 2012年至今:成效的初显 | 第42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现代精英教育的厘正 | 第45-61页 |
3.1 现代精英的心理学意义 | 第45-48页 |
3.1.1 精英的心理特征 | 第45-46页 |
3.1.2 培养精英个性的价值 | 第46-47页 |
3.1.3 重视精英的多元智能 | 第47-48页 |
3.2 现代精英的伦理学意义 | 第48-53页 |
3.2.1 精英的伦理特征 | 第49-50页 |
3.2.2 培养精英品格的价值 | 第50-51页 |
3.2.3 传承儒家的伦理旨趣 | 第51-53页 |
3.3 现代精英的社会功用 | 第53-56页 |
3.3.1 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3.3.2 现代精英对精英文化的提振 | 第55-56页 |
3.4 现代精英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| 第56-60页 |
3.4.1 现代精英教育的内涵 | 第56-58页 |
3.4.2 现代精英教育的价值 | 第58-6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现代精英教育的重建 | 第61-71页 |
4.1 现代精英教育将大众教育作为发展根基 | 第61-63页 |
4.2 正视多元精英个性发展差异和社会需求 | 第63-65页 |
4.3 营造适宜现代精英成长的学校教育环境 | 第65-68页 |
4.4 保障竞争公平维护职业尊严和职业平等 | 第68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