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国内汉字教学的实际背景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汉字部件教学法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汉字传统部件教学法的优缺点 | 第13-17页 |
一、部件教学法的优点 | 第14-15页 |
二、部件教学法的缺点 | 第15-17页 |
第四节 部件和字源相结合的新的部件教学法初探 | 第17-22页 |
一、字源教学法 | 第17-19页 |
二、字源与部件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三、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对外汉语甲级八百字字源分析与统计 | 第22-40页 |
第一节 独体字 | 第22-36页 |
一、可直接运用在部件教学法中的独体字 | 第23-35页 |
二、不可直接运用在部件教学法的独体字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合体字 | 第36-40页 |
一、可以直接运用在部件字源教学法中的合体字 | 第36-37页 |
二、不可直接运用在部件字源教学法中的合体字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部件字源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方案 | 第40-53页 |
第一节 现行教材的不足 | 第40-44页 |
一、汉字专业课教材的分析 | 第40-43页 |
二、综合课本中汉字教学部分的内容分析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教学实践方案 | 第44-53页 |
一、常用表义部件的教学 | 第45-47页 |
二、从“母字”学习“子字” | 第47-51页 |
三、从“识字”到“写字”的转变—部件笔画教学 | 第51页 |
四、设置练习题加以巩固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部件字源教学法的实验报告 | 第53-74页 |
第一节 实验研究 | 第53-72页 |
一、实验情况基本介绍 | 第53-54页 |
二、实验方法介绍 | 第54页 |
三、教学实验的具体步骤 | 第54-57页 |
四、具体教案的对比分析 | 第57-66页 |
五、实验结果 | 第66-72页 |
第二节 实验中的不足以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| 第72-74页 |
一、实验的不足 | 第72页 |
二、部件字源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| 第72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附录一:《甲级八百字》字源总结表 | 第77-182页 |
附录二:调查问卷 | 第182-186页 |
致谢 | 第1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