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传播学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传播效果实践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8-10页
    二、选题的意义及价值第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五、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传播学下的语文教育阐释第14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播学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教学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有效教学第14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语文教育传播效果概述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育传播效果的含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语文课堂传播效果的特质第17-22页
第二章 传播学下语文课堂教学传播效果受阻问题分析第22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守门人”信息“把关”的缺失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守门人”的角色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守门人”的功能第24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教学传播媒体的泛化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将课堂氛围营造变成声画的堆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将课堂的生成变成固化的程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将教师的备课钻研变成盲目的抄袭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将学生的积极主动变成思维定势第30页
    第三节 传播对象的选择性接受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择性注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选择性理解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选择性记忆第33-34页
    第四节 课堂互动的虚假繁荣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“课堂互动”的阐释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互动实质的缺失第34-36页
    第五节 被“污染”了的传播环境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播与环境的关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传播环境的含义和类型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堂传播环境的价值与功能第37-40页
第三章 传播学下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第40-61页
    第一节 课堂传播效果的优化原理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共同经验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抽象层次原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重复作用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信息来源原理第42-43页
    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第43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播者:提升传播者的赢效因素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传播内容:追问教学信息的“含金量”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播方式:寻求新的表达方式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传播对象:传播对象的素质与行为要求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传播环境:营造干净和谐的传播环境第58-61页
第四章 传播学下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第61-67页
    第一节 语文课堂教学传播效果的评价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堂传播效果的评价概述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传播效果的评价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堂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第62-64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播学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案列研究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播学在《琵琶行 并序》中的运用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传播学在《定风波》中的运用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反思第66-67页
结语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0页
附录第70-75页
    附录一第70-72页
    附录二第72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登革病毒血清抗体分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
下一篇:基于MES的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与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