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古汉语“唇音”在日语中的演变
中文摘要 | 第3页 |
要旨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四、先行研究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唇音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唇音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2-13页 |
一、唇音的定义 | 第12页 |
二、唇音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汉语中的唇音与日语中的唇音 | 第13-16页 |
一、汉语中的唇音 | 第13-14页 |
二、日语中的唇音 | 第14-15页 |
三、汉语唇音与日语唇音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古汉语中唇音的演变 | 第16-29页 |
第一节 古无轻唇音 | 第16-22页 |
一、中古汉语音韵 | 第16-20页 |
二、钱大昕提出“古无轻唇音”的理论依据 | 第20页 |
三、论证“古无轻唇音”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轻唇音化的音韵条件 | 第22-25页 |
一、高本汉的观点 | 第22-23页 |
二、赵元任提出的假说 | 第23-24页 |
三、三根谷澈与平山久雄的观点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轻唇音化的音声学原理 | 第25页 |
一、舌面后元音的作用 | 第25页 |
二、拗介音的作用 | 第25页 |
第四节 轻唇音化的时间 | 第25-26页 |
第五节 入声韵尾的消失及浊音清化 | 第26-28页 |
一、入声韵尾的消失 | 第26-27页 |
二、浊音清化 | 第27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日语固有词中唇音的演变 | 第29-42页 |
第一节 词头ハ行音的演变 | 第29-38页 |
一、唇音退化 | 第29-34页 |
二、ハ行音的分裂 | 第34-38页 |
第二节 词中、词尾的ハ行音演变 | 第38-4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日语汉字音中唇音的演变 | 第42-54页 |
第一节 日语汉字音 | 第42-45页 |
一、古汉语传入日语 | 第42-43页 |
二、古汉语融入日语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首辅音的演变 | 第45-48页 |
一、汉语拼音b对应的日语汉字音 | 第45页 |
二、汉语拼音p对应的日语汉字音 | 第45-46页 |
三、汉语拼音m对应的日语汉字音 | 第46-47页 |
四、汉语拼音f对应的日语汉字音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韵尾的演变 | 第48-53页 |
一、唇内入声音 | 第48-50页 |
二、唇内入声音的ハ行转呼 | 第50-51页 |
三、唇内入声音的促音化 | 第51-52页 |
四、韵尾[-m]的变化 | 第52-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