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方位词的教学要点 | 第13-39页 |
第一节 方位词的概述 | 第13-24页 |
一、方位词的定义和范围 | 第13-16页 |
二、方位词的语义特点 | 第16-19页 |
三、方位词的句法特点 | 第19-24页 |
第二节 方位词“上/下”、“里/外”“前/后”辨析 | 第24-39页 |
一、方位词“上/下”的辨析 | 第24-29页 |
二、方位词“里/外”的辨析 | 第29-34页 |
三、方位词“前/后”的辨析 | 第34-39页 |
第二章 留学生习得方位词偏误类型原因 | 第39-54页 |
第一节 方位词的偏误调查分析 | 第39-41页 |
一、方位词使用情况统计 | 第39页 |
二、方位词偏误率统计 | 第39-40页 |
三、方位词偏误类型统计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方位词“上/下”、“里/外”“前/后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1-50页 |
一、方位词“上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1-43页 |
二、方位词“下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3-45页 |
三、方位词“里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5-47页 |
四、方位词“外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7页 |
五、方位词“前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7-48页 |
六、方位词“后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方位词“上/下”、“里/外”“前/后”的偏误原因 | 第50-54页 |
一、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| 第50页 |
二、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| 第50-51页 |
三、文化因素负迁移 | 第51-52页 |
四、不适当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| 第52页 |
五、学习环境影响 | 第52-54页 |
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“上/下”、“里/外”、“左/右”的教学策略 | 第54-61页 |
第一节 方位词“上”、“下”的教学策略 | 第54-56页 |
一、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| 第54页 |
二、运用直观法进行教学 | 第54-55页 |
三、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进行教学 | 第55-56页 |
四、设计教学游戏辅助教学 | 第56页 |
第二节 方位词“里”、“外”的教学策略 | 第56-58页 |
一、运用对比翻译法进行教学 | 第56-57页 |
二、结合语境进行教学 | 第57页 |
三、采用图示法进行教学 | 第57-58页 |
第三节 方位词“前”、“后”的教学策略 | 第58-61页 |
一、运用认知法进行教学 | 第58-59页 |
二、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 | 第59页 |
三、设计游戏辅助教学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